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大秦盛世 > 第113章我穷我骄傲

重生之大秦盛世 第113章我穷我骄傲

作者:万象烟华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2-05-01 01:35:34 来源:大海中文网

强兵百战不殆,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而不是靠着蝇营狗苟的琐碎日夜奔波操劳,跟个娘们儿一样抠抠搜搜,一点子大丈夫气节都没有!

是以,重新拾起信心的秦国宗室,在面对赵诗雨的时候,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甚至于,对赵诗雨提出的“垄断经营”,众人都敢在心里不屑地嗟呼一声:“呵~~奇技淫巧~小道尔!”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穷,但我穷得理直气壮!!你富,却富得外强中干,毫无骨气。

看到宗室众位君侯显露出傲然的神情,赵诗雨明显愣了一下,心里有些迷糊:这不对啊!现在不应该是我在掌握局势吗?怎么你们一个个比我都要强势??

抱着这一疑问,赵诗雨视线扫过嬴政他们,挑眉问了句:“肯定重要啊!要不然我这些年苦心巴肝的经营准备是要为了什么?”

“啥??”嬴洪眼皮子一跳,有点儿懵逼,老人家阅历深厚,心思缜密,一下子就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不禁摇头苦叹:“原来如此~~还搁这儿等着我们呢!”

若是宗室中有经历过义务教育的新时代青年,见到此一定会摇头感叹一句,这可真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嬴政也是一脸无奈,自己本想着激昂文字,提一提宗室的士气,谁想到只是平A了一下,就把对方的大招给逼了出来,这猝不及防啊!

这时,一旁的赵华适时出面,眯着眼问道:“这么说,公主手里有垄断经营的途径?”

“那当然!!”赵诗雨晃了晃脑袋,大眼无辜,装模作样。

这个回答,听得嬴洪等人心尖儿一颤,还不待众人张口询问,赵诗雨就两手一拍,身后的合信商会下属立马分出两人,各自手里都端着东西,亦步亦趋地走了过来。

“……”现场静默,宗室君侯就像是窗帘背后藏着的老王一样,又害怕,又刺激,同时心里还有一点小兴奋……

一人手里捧着托盘,托盘里陈放着一坨白生生的物事,看上去软乎乎的,好像有些透光,没到跟前还看不清楚。

另一人手里抱着一个圆溜溜的疙瘩,看样子像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一样,上面还沾着些灰土。

待两人走到跟前,赵诗雨先是走到托盘前,一把抓起那一坨白生生的东西,揉捏搓成了小小一团,小手一摊现在嬴洪等人的面前,说道:“看看这个!”

嬴洪老脸沉住气,从赵诗雨手上拿过那一团不明之物,放在手上仔仔细细察看着。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随之挪动,眼巴巴地看过来。

嬴洪身后,赵华两眼直勾勾地瞅着,不自觉地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望着嬴洪手中之物。

“这是……麻线制成的丝吗?还是上等的兔毛??”嬴洪不确定地道了句。

眼前这一团白花花的“丝绒”,轻若鸿毛,且绵软柔韧,看上去跟麻线的丝有些相像,但却远比麻线要软乎得多,而且握着没一会儿掌心就有暖和舒适的感觉,堪比最上等的动物皮毛。

“这叫棉花,与小麦水稻一样,是一种作物!产于九州之外极西之地另一个国度。”赵诗雨看着嬴洪手中的棉花,目色深沉,缓缓说道:“我麾下有一支商队,由塞外月氏族民率领,专门负责远赴极西,收集异国珍奇、瓜果农产,这棉花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经过悉心培育出来的良种,完全适用于大范围种植!”

“哦?!”嬴洪目光闪动,看着手中的白色棉絮,极力想象此物生长于地里的模样,但因从未见识过,只得无果而终。

赵华听到赵诗雨的讲说,神情倏地一震,目光从棉花上移走,放在了赵诗雨的脸上。

有棉种存在,意味着一样新的农作物诞生!而最让赵华所惊奇的,是合信商会麾下那一支塞外商队,居然有门路搞到这么多的稀奇之物。

中原商会出走塞外,基本上都是到各部族以物易物,中原的布帛、粮草,换取塞外的牛羊马匹,动物毛皮,除此之外,塞外对于中原而言,就是不毛之地,完全没有行商的价值。

任谁能够想到,合信商会有此等魄力,不惜耗费大量钱财组建商队,远赴塞外极西之地,这完全是看不见回报而且风险巨大的投资。

想到此,赵华不由地感叹一声:“远赴塞外,走商西隅。恐怕也只有合信商会,才有这个底蕴撑起这段商路的开拓吧!真是了不起啊!”

“侥幸罢了!”赵诗雨淡然回复,付之一笑。

这倒不是赵诗雨装B,极西之外的地方势力混乱,除了西亚的罗马和中亚的孔雀王朝还算有稳定的政权,中间这一路的国度动荡混乱,易主也就是短瞬之间,合信商会来时打通的商路,交好的关系,指不定回去的时候当家的换人了,结果以往的脸面不管用了,人还会被扣下来。

还得亏赵诗雨下得去心,不光给坷吉(商队领头)拨了笔重款,一路金钱打点,还抽调了合信府一队暗卫随行护卫,更不提商队雇佣的江湖游勇,要不然这商队撒出去回不来,白白亏损十多万金。

不过,风险与收益对等,商队历经万难,最终也带回了赵诗雨心心念念的许多东西,这其中就包括棉花这一战略物种!

战国时期,还没有棉花这一作物,此时的布匹多为丝绸精编,有的则是动物毛发和苎麻丝线混编制成,价值不菲。

对达官权贵、士族阶层来说,布帛的原料选项较为丰富,毛裘皮草,丝绸锦缎,衣物款式更是数不胜数,就连盖在身上的被褥,都有鹅绒鸭绒填充,冬天炭火供给,暖炉陈设,基本上不会感受到寒冷。

而像最底层的穷苦人家,境况待遇就远远不及。一年耕作买不起丈余布锦,一家人也就只能用粗糙、硬韧的麻线编织衣物,穿在身上厮磨不适,冬天根本不足以抵抗严寒,内衬连芦花都用不上,更别提鹅绒毛裘了。

是以对穷苦贫民来说,寒冬是跟饥荒一样残酷的存亡大考。每年严寒腊冬,庆贺岁祭的人不少,殒命于寒风当中的人也不少。

单靠丝麻御寒裹身,根本就不足以让人脱离寒冬之苦,而棉花,或许就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媒介!

棉花的产量较之苎麻更高,成丝率保暖性包括穿在身上的舒适程度,都是苎麻所不能比拟的!

棉花抽丝制线,包括结布的步骤,比麻布还要简便一些。用棉花来填充衣物被褥内衬,耗费也要比动物毛绒低得多,保暖性更是不遑多让!

可以说,棉花在当前,是完全是不输于稻麦的主要农作物,潜力无限!所以用棉花制成的布匹,其成本低廉、产量大,只要铺开种植,日后绝对是替代锦罗绸缎的不二之选!

届时,第一个吃螃蟹的秦国,就相当于攥着布匹营销的主导,不管是内用还是对外经商,都占尽优势。

嬴洪等人虽然对棉花这东西的生产不甚清楚,但是根据赵诗雨的答复,不难察觉出这其中隐含的机遇!于国于民,都是大利!

思定,嬴洪当即出声询问道:“既然公主懂得培育棉花,那此物耕种习性如何?成熟期多久?以及产量多少?烦请公主能一并告知。”

嬴洪此言一出,赵诗雨就知道……宗室动心了!

这完全正常,而且合情合理!虽然棉花不像马具、锻钢之法那样,对国力的提升明显可见,但这东西是年复一年耕作的农作物,一年两年可能难见成果,但是十年八年甚至百年呢?

有人识货,赵诗雨也便无须再费口舌絮叨,随即讲说道:“棉花虽是农作物,但是与稻麦不同,喜光喜温,而且份属花种,所以种植最好以沙壤土为主,秦国上郡太原郡周边,北地以南的土地,都适合棉花耕种。”

“此外,棉花的生长期大概在四个月以内,夏种秋收,刚好契合冬小麦轮种的空档。虽说这样一来少种一轮菽粟,但是论起价值而言,三亩菽粟都比不上一亩的棉花。而且棉花产量奇高,在邯郸的试验田里,亩产最多能够达到六石!”

“六石!!”嬴洪心头一跳,赵华等君侯更是小腿微抖,连呼气都带着颤音。

“秦国沃野数千里,就算只在河西、关中两地轮种棉花,每年的产量都足够千万秦人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不少的富余。这棉花……当真如此神奇?!”嬴洪嘴唇轻颤,大致盘算了一下种植棉花的所得,越算心里越激动,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

先前就说过,秦国重耕战、轻工商。自从合信府广传农耕要术,也就是稻麦轮种之后,天下各国都在急于囤积粮草,发展人丁国力,对于苎麻、养桑等一众布匹相关的从事并未增多,秦国也如此。

而且,秦国工商业萎靡,布坊商坊比之其他各国也逊色不少,以至于合信商会在秦国如鱼得水,短短几年就扩张到了本宗商道都不可及的地步。当然,这其中少不了秦国的默许。

种粮的多了,人口繁盛了,布匹的生产力却并未提上来,相对而言,布匹等商品的价格必会上涨。秦国的布匹多数都要靠与列国经商获得,本国的生产唯有蜀地苦苦支撑,根本无法做到供给自足,也就不可避免会被列国赚取高额的利润,换取这一必需品。

可若是棉花在秦国试种成功,种植生产步入正轨,依照棉花的高产,秦国很轻易就能做到自产自足,甚至以大批量的棉布冲击列国的布匹市场,抢占、挤兑甚至将棉质布匹推向主导地位,就如同赵诗雨方才所说的“垄断”一样!

民以食为天,但是衣服同样是生存的必需品!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是民生大计,同样也是国税的重要支撑,富强的根本!

一旦秦国以棉布取得这一行的垄断地位,那么就能跟数百年前的齐国一样,以垄断为本振兴工商业,国力大增!

穷归穷,富归富,小道不小道的暂且先不谈!秦国虽然穷得有骨气,但若是面前摆着一条让你“富得有骨气”的道路,站着也能把钱挣,那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毕竟挣钱嘛~~不寒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