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安暖顾言晟全篇免费 小说 > 第489章

安暖顾言晟全篇免费 小说 第489章

作者:重生后我嫁给了渣男的死对头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1-08-21 17:42:54 来源:大海中文网

也就是说,如果黛玉进京是六岁,那么她比香菱小四岁,这年该有九岁或十岁了,中间三四年时间过去了。第三回末这句“次日早起来”之前,竟然失掉了近三四年的光阴。

林黛玉这一觉睡得可真长。

即便退一万步讲,贾雨村一进京就得了官,林黛玉十三岁进贾府的说法也不可能成立——因为贾雨村送了黛玉进府后才做成这个应天府尹,也才审理英莲的案子,如果英莲才十三四岁,黛玉又怎么可能已经满十三岁了呢?

更何况,书中原文说:“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溺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从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

这里衔接得再紧凑,也还需要几个月时间,况且贾雨村断完了薛蟠的案子后,先要写信给王子腾表功,之后王子腾才遣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薛家进京,而黛玉也才能听到这个消息——这中间,又过去了不知多少时日,如何她只不过进府一夜,“次日早起来”,就直接跨越时光,提前听说了案子结果呢?

即使从行文语气上说,“次日早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如此轻车熟路,也不像是刚进府第二天的样子。惟一的解释就是:第三、四回之间黛玉进府后的描写丢失了一大截,“次日起来”之后必定有更多的篇章,是我们今天无法见到的。

那么黛玉十三岁进府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这说法只出现于己卯本和梦稿本两个版本中,在第三回黛玉进贾府时,凤姐一连串的问题中插入了一句“黛玉答道十三岁了”。但在己卯本中,这句话是被朱笔用【】符号删去的。而以己卯本为母本的庚辰本已经没了这句。可见三百年前已经有人看出其不合理处。

其实真相不难分辨——在第二十二回关于宝钗的年龄有个非常明确的纪年。

“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

——点明是宝钗来京后的第一个生日,而且是及笄之年,也就是十五岁。虽然从行文看,中间又是可卿之死,又是建造大观园,又是元妃省亲,似乎过了不只一年的样子,但是这句话却同第二十回里宝玉劝黛玉时说的“他(宝钗)是才来的”相吻合。

而且凤姐同贾琏商量为宝钗过生日时,贾琏曾说过:“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这句话分明透露出,黛玉此前已经在贾府过过不只一次生日了,所以才会有例。而宝钗才是第一个生日。所以两个人进府的时间,不可能紧密相连,中间至少隔了几年。

宝钗生日后不久,元春就下令让众姑娘与宝玉搬进大观园去住了。书中在引用宝玉所做的四时即事诗时,特地说明:“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

宝玉比宝钗小了两三岁的样子,所以这时候是十二三岁,很合理。而且宝钗与香菱同庚,那么宝钗进府时既然是十四岁,香菱自然也是十四岁。距之前门子见到香菱时说她“如今十二三岁了”,再加上冯家说的“告了一年的状”,如今该是十三四岁,时间刚好符合。

可见薛宝钗、甄英莲是在十四岁时抵京的,所以次年才过了十五岁生日。但起程的时候要更早些,因为薛蟠是抢了香菱便上京的,冯家告了一年状,贾雨村才上任,而薛家也才到京来。所以薛家在途中至少耽搁了一年多,宝钗有可能在路上已经过了一个生日,然后才到贾府的。甲戌本写明薛蟠夺香菱时十五岁,又说比宝钗大两岁,粗算是合理的。

而黛玉比香菱小四岁,在宝钗进府时刚满十岁,所以即便真是跟宝钗同年进府的,也不可能十三岁。

《红楼梦》的时间表是最令读者头疼的一个谜宫,前后矛盾处不计其数,有时很难对其较真儿,正如众钗结社时所说:“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

作者下笔时动辙一两年过去,弹指春秋,难以细论;但是十三岁进府还是六岁进府,失误如此之大,却不可能是“笔误”,而只会是“失传”了。

贾赦、贾政为何不见林黛玉?

关于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赦、贾政两位身为至亲舅父却都托辞不见,很多人都发文指摘,斥责贾府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瞧不起黛玉这个孤女;并举出薛家为例,说贾家对薛家的迎接有多热络重视,可见趋炎附势,厚此薄彼。

流传甚广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里,索性还给丫环加了段台词,让她们大声议论说薛家进府时有多少箱笼家奁,不像那个林姑娘,赤手空拳地就进来了,真是寒酸。

然而实情是怎么样的呢?

书中说,黛玉进京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黛玉。”可见并无冷淡之意。而且进府之时,贾母与邢王二夫人都一早等在堂上,连丫环见了黛玉来都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子”,抢着回话:“林姑娘到了。”可见贾母等待之殷。

黛玉进来,贾母是被两个人搀着离了座直迎上来的,不等黛玉行礼,已经将她一把搂在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大哭起来。贾母如此动情,绝非做作,也犯不着,这是一位老祖母想念外孙女儿的最正常反应。而贾府里的人都是看着贾母眼睛眉毛行事的,贾母如此看重黛玉,王熙凤固然使劲了浑身解数应酬讨好,“亲为捧茶捧果”,贾赦、贾政两个做儿子的又怎么会慢怠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