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她闪婚燕家 > 第977章

她闪婚燕家 第977章

作者:匿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1-08-20 20:48:52 来源:大海中文网

旁边的秋兰身心疲惫,还在睡梦之中。

赵敏早已经打好了热水,在一旁伺候着。

马桦接过脸帕,擦了擦脸。

随后在赵敏的伺候下,穿上了衣服。

此时秋兰睡眼惺忪的睁开双眼,不过还是有些疲惫,懒得起身。

“你再睡会吧。”

马桦看着秋兰,说道。

秋兰听到这话,满脸幸福。

马桦收拾停当之后,来到客厅大堂。

赵敏端着泡好的茶水放在马桦面前。

马桦刚端起茶杯,刘伯温走了进来。

“刘大人起这么早?”

马桦有些意外道。

一旁的朱元璋听到马桦的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刘伯温这老小子昨晚也喝醉了?

“年纪大了,觉少。”

刘伯温接过另一个侍女泡的茶,抿了一口道。

“我寻思刘大人这个年纪了,身体不一定吃得消呢。”

马桦似笑非笑道。

刘伯温听到这话,腰杆一挺。

“这你小子就不懂了吧,道家有这方面的保养方法,别说我这个岁数,就算是八十,都不会吃不消。”

刘伯温不服输道。

“就会吹牛。”

马桦一脸不屑道。

“还真不是吹牛,古代有个老将军,八十了还夜御十女,用的就是我这个方法。”

刘伯温一脸傲然道。

旁边的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心想回头问刘伯温这老小子把这个方法要过来。

“我当什么方法呢,这方法我也在用,确实好用。”

马桦作为穿越者,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当初无意间知道了这个方法。

一直在用。

马桦这话,更是让朱元璋心痒难耐。

刘伯温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没想到你小子还懂这些。”

随后刘伯温不再嬉闹,一脸正色的看着马桦。

“现在大明的税制改革的差不多了,科举也已经改革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侧厅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一震。

心中顿时有了一个荒诞的猜测。

难道刘伯温做的那些,也是出自这小子之手?

咱倒要听听这小子有什么高见。

然而马桦的第一句话,就让朱元璋差点破防。

“大明现在存在的问题太多了。”

马桦有些无奈道。

朱元璋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了。

自己励精图治。

在这小子口中居然成了这?

不过马桦的下一句话,让朱元璋变了脸色。

“不说别的,单单是如今的藩王制度,如果不改的话,大明国祚顶天也就三百年。”

此话一出,不只是朱元璋脸色变了。

连一向玩世不恭的刘伯温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实际上刘伯温心中一直不支持朱元璋分封藩王。

毕竟汉朝的七王之乱,还历历在目。

分封藩王,有利有弊。

不过刘伯温也清楚,自己劝不动皇帝。

因为他清楚皇帝为何会坚持分封藩王。

“其实陛下这么做,自有陛下的考量。”

刘伯温叹了口气道。

“分封藩王虽然危害很多,但凡事有利有弊。”

“当年大汉七王之乱,足以说明藩王的危害。”

“但后来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大汉的藩王力量被不断削弱,最后几近于无。”

“以至于后来,黄巾军造反,天下群雄并起,但刘姓诸侯却一个都没有了,只剩下刘璋刘表之流,勉强维持。”

“如果当时天下仍然是刘姓诸侯王的,哪里轮得到其他人造反?”

“诸侯王若在,黄巾军造反的时候,各诸侯王一拥而上,汉庭也不必把让各地群雄招兵买马。”

“届时,天下还在刘家手中。”

“陛下分封藩王,想的无非是以后无论如何,天下都还姓朱。”

刘伯温将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的原因分析的入木三分。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很是欣慰。

心想总算有个人理解自己了。

当初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无数人反对。

朱元璋杀了很多人,才把藩王制度推行下去。

没想到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最懂自己的居然是刘伯温。

马桦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我并非反对分封藩王,只是如今的藩王制度,为大明埋下了祸根,灭国的祸根。”

朱元璋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想要冲出去问马桦,到底是什么祸根,不过还是忍住了。

他知道,刘伯温会替自己问。

果然,刘伯温开口了。

“此话怎讲?”

刘伯温一脸疑惑道。

“刘大人是道家之人,这算学,恐怕也是信手拈来吧。”

马桦答非所问道。

“这是自然。”

刘伯温满脸自信道。

“那请问刘大人,如今陛下分封多少个藩王?”

马桦继续问道。

“二十五个。”

刘伯温想都没想,回答道。

“这二十五个藩王,多的不说,每个藩王生三个儿子,不多吧?”

马桦笑道。

“不多,很少了。”

刘伯温很清楚,富贵人家,生十几个儿子都算是正常的。

除非身体有问题。

“根据陛下制定的藩王制度,这些藩王的子嗣,朝廷都要供奉,第三代的时候,就按七十五个算。”

“那么第四代,每个还是按照生三个儿子算,第四代会是多少人?”

马桦问道。

“二百二十五人。”

刘伯温不假思索道。

“那第五代呢?”

“六百七十五人。”

刘伯温说到这里的时候,冷汗已经下来了。

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第六代就是近两千人。”

“第七代六千人。”

“如此一来,不出十代,朝廷需要供奉的朱家子孙,就超过十万。”

“再多几代,超过百万。”

马桦如数家珍道。

旁边偷听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冷汗也下来了,他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