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靖明 > 第292章、可封王

靖明 第292章、可封王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7 18:54:26 来源:大海中文网

把一些皇帝没义务告诉他们的经营状况说了一下,朱厚熜就看着他们:“朕意收复交趾,非为青史虚名,而是为谋实利。先坐看莫氏篡权,再助黎氏复国,师出有名。功成后,要那三府之地外,朕要开恩,许其可年年与大明贸易不绝。但是,为了保证贸易顺利,朕要云屯诸港,特别吉婆大岛!”

红河下游河流密布,分成了数条河流入海。唐时,他们对外贸易的重心在更靠南的位置。但人口涨起来之后,红河下游冲积平原必须更倾向于农业。如今,交趾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地方在名叫白藻河口的一带。

云屯港,也就是现在的下龙湾。

但朱厚熜说的是云屯诸港。

这意味着,如果靠近海边的新安府也被拿到手了,交趾水陆两路直插平原地带的两个咽喉就都捏在手上。

“只怕交趾必不肯应允。”王守仁说了一句,然后像是对其他人补充一样,“云屯港极为险要,南洋诸舟船要想北上到我大明诸港,必经云屯港!自云屯港,只要破了安兴城,便能沿白藻河直抵升龙城。”

这安兴城,就是后来的越南海防,此时也是海防一大重镇。

朱厚熜却说道:“朕不同于太宗,黎氏昔年侵我国土,太宗遣张辅讨而灭之。如今的黎氏,昔年也是假意请降。如今黎氏后人如又请到朕头上,前车之鉴岂可不妨?朕要谅山、谅江、新安,只为防着交趾将来再依地利侵我边疆。要那云屯诸港,只为多多采买交趾好物,交通贸易。”

随后便轻飘飘地说:“王师既至,携胜之威,黎氏若不肯,自有肯的人。而后朕守约退兵,以后云屯诸港便只驻三五护航战舰,安兴城则银钱往来以数倍计。”

王守仁不禁问道:“下一步呢?”

他始终记得,皇帝想要的是南洋海上长城,莫非在交趾,一个云屯港要塞便行了?对于交趾膏腴腹地,皇帝真的没想法?

朱厚熜笑起来:“做生意嘛,讲究的是诚信为本。朕不派官吏去征收粮赋,都用银子买,就是买得越来越多,也都买得起。此外,卖去交趾的大明好物,也有赚的。但若将来有人毁了约,拿了定金不交货,那就不好说了。”

“……定金?”

朱厚熜点了点头:“如今,魏彬那边在交趾采买粮食、糖、铁砂等,都是按年来预订。粮食还没种下去,今年要多少,定金便先付两成。”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是不杀人,但这样大批量地买粮运回来,交趾这几年难道不在乎这件事?

原来重利驱使之下,总有人铤而走险。只消魏彬最开始开了个头,现在都是交趾几个大户自行采买好粮食,偷运至广州拿尾款。

而将来若大明得了那云屯港,那么运粮食和各种货物到云屯港直接卖的,成本更低、获利更多。

大明确实只用守着一个云屯港,就能坐收交趾之利。溢价买粮的成本,比正儿八经去治理交趾全境所要付出的成本低多了。

但长此以往,交趾国内粮商势必囤积粮食。若国内粮价高涨,则可在国内售出;若是丰收,也有皇明记兜底采买。

粮食,始终是命脉。交趾有识之士岂会一直坐看?交趾百姓若吃不起粮,岂不内乱?

到时候若把麻烦甚至战火引到了大明头上,那就是再次毁诺、撕毁约定,大明再次师出有名。

还绕不开那个问题:将来,杀,还是抚?

“大明不管其他,只要能不侵我境,谁能从安兴城送来大明要的货物,大明不管。”朱厚熜没有感情,“至于他们自己内部,吵也好,打也罢,大明也不管。黎氏若再请出兵,再拿条件来换,大明将卒的血又不能白流。”

大家听懂了,陛下是自己不动手,让他们自己人先杀上几轮。

朱厚熜点明了其中关键:“此乃大明与交趾之约,非朕与黎氏之约。朕为大明之主,只要那交趾之主也认这约,不犯我境,允与通商,朕还要为大明百姓忧心,哪能尽数管得了他国之内政?”

“……若此,最后交趾必有先依安兴城之利而扫灭群雄者。君以此兴,必不能止,迟早想找到良机,收复三府与云屯港。”

朱厚熜也认同这一点,随后说道:“这只是朕大致的想法,如何谋划,正要卿等详细推演。总之,此次目的便是让黎氏名为主,交趾实成割据之势。多年后,若交趾再犯我大明,便遣军诛之。经数年乃至十数年、数十年,交趾必有一股依赖大明的强大力量。此辈不同于昔年于交趾所置土官,只知挟势欺压交趾百姓。”

“这些人是生意人,懂得不可竭泽而渔的道理。他们,就是帮大明治理好交趾的关键。而届时,他们只要一个稳稳的正统。朕,则只需要一个能不用太费力能为大明带来利益的交趾。故而,将来可封交趾王,不论其人是宗亲,还是武将,又或者统帅儒将!”

他抛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饵,最后才道:“朕舍得,朕也不怕将来三世后大明交趾再成仇敌。昔年太宗只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贡生、落地举人去交趾为官,彼辈只为发财;监军内臣等,也穷尽搜刮。朕不同,朕只做好国与国的生意,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将来遣去云屯市舶司管事之人,也必须是参策推选、朕钦点的俊才!”

分封,在这个时代仍旧是至高无上的诱惑——一块真正能由自己做主的化外之地。

只要遵守两国约定,不去追求完整全部的权力,大明只怕还能派军保护好他的法统。

如今,皇帝给出了这个承诺。

王守仁终于明白了,那南洋海上长城,将来其实是一个个依靠大明海贸之利、受大明保护的分封之国。大明,只用在每一国里,都有一座要塞之港。

这种模式,迥异于当年在交趾设三司,由大明吏部铨选官员、直接治理。

若这种法子行得通,确实只用付出较小的成本,就能源源不断把南洋诸多好物运回大明。

治政安民,官吏们、军队支出的费用永远是最高的,朝廷还要天天忧心此起彼伏的内政破事。

将来这些问题,都交给那交趾王?至于交趾与大明之间,大明天子与交趾王只谈利益。

第一次军务会议在把内部各省都司和治安司人选确定、商议了卫所与募兵改制的方略后,开始系统谋划起对外的方略。

而皇帝陛下向他们传递了全新的理念。

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要虚名,不听一句称臣就乐呵呵地数倍赏赐。

他传递了一个新的准则:国与国之间,利益考量为先。

只要承认大明的利益,满足大明的利益,谁做别国的王,大明天子不在乎!

杨一清心里感觉很古怪。

陛下似乎其实也根本不在意什么帝位法统……

念及这么多年以法统为名发生的很多事,他不禁看了看正在听着臣子们讨论的皇帝。

那帝位法统的由头,也只是工具罢了对吧?

只不过它好用,总比争辩还没见到效果的新法到底行不行,要更容易“说服人”。

在大明,伱可以不同意新法,但陛下既然说过了这视同谋逆,那你不能谋逆。

依稀有点熟悉,似乎是杨廷和曾经被皇帝扣过的帽子那种套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