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自愈力 > 1.屈从于愤怒,是为他人的罪过向自己复仇

自愈力 1.屈从于愤怒,是为他人的罪过向自己复仇

作者:孙郡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5-22 06:12:12 来源:大海中文网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部门的大力侦破下,不几日陈某便落入法网,等待他的将是法律严厉的制裁。

只是为了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小事,一个生命就这样魂游天国,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身陷囹圄,等待陈某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制裁,更多的会是良心的谴责。其实,如果双方当时都能对自己的情绪稍加控制,这起命案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其实,生活中像陈某这样爱冲动的人并不少。这些人只要情绪一来,就什么都不顾,什么话难听说什么,什么事气人做什么,甚至不惜触犯法律,这是因为人的“情绪化”在作怪。

理论上说,人的行为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但是,人的情绪化却能将这些全部颠覆,使人完全“跟着情绪走”,一遇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绪就像一个打足了气的球一样,立即爆发出来;一旦自己的心理欲求无法满足,就会异常的愤怒。情绪化严重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喜怒无常。

像陈某这样的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认知、对待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有很多情绪化行为都是由不会认知、不善处理人际矛盾引起的,所以一定要学会认识问题的方法,不能走极端,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暴戾情绪,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要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积极的一面,从多个角度、多种观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并能深入到现实中去;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释放、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别让自己成为“高压锅”。

你没有权力把坏情绪传给别人,包括家人

纵是圣贤,也免不了心生怨气。怨怒极易传染和循环。当你遇到“怨怒循环”时,你是继续传递它,还是用宽容和爱心去终结它?如果你忍下了一时之气,那么你就是“怨怒循环”的终结者。

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经理大声斥责。

经理回到家对妻子大声斥责,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的饭菜太丰盛了。

妻子对儿子大声斥责,因为他干什么都慢悠悠的。儿子对保姆大声呵斥,因为保姆打碎了一个碟子。

保姆没好气地去扔碎碟子,伤着了一位行人。

行人是一位妇人,她哭闹一番后赶紧去医院治伤。她对护士大声呵斥,因为护士上药时弄疼了她。

护士回到家里对母亲大声斥责,因为母亲做的饭菜不合她的口味。

母亲并不生气,温和地对她说:“好孩子,明天我一定做你合口的。你忙了一天一定很累,吃了饭就休息吧,我给你换了一床新被子……”

“怨怒循环”终于在善良的母亲这里融化了。

怨怒是一种疾病,在人的心里制造痛苦,并通过痛苦的心传播蔓延。问题是,你愿不愿接受它的传染?愿不愿它给你带来痛苦?愿不愿再把痛苦送给更多的人?

徐先生是当地非常出名的企业家,属于比较典型的“强人”。他在事业上非常要强,在家里也是一样,觉得谁都应该听他的,不容家人有丝毫违逆。这导致他与儿子关系并不是很好,徐先生认为儿子不听话,而儿子则认为父亲太霸道,常将一些想法强加给自己。徐先生的做派甚至连妻子都看不惯,而且他对妻子也是一样,他要求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给她足够多的钱,但不允许她干涉他的事。这让他的妻子感觉很累,感觉与徐先生这样的人在一起,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一家人很苦恼。

像徐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外所表现出来的“强”与成功,很多人都看得到。比如说在单位里是领导,地位高、有威严;在经济上是富户,买车买房买商铺。但别人看不到的是,他们其实一直在压制自身那些“弱”的东西,根本不让这些“弱”的东西表现出来。

其实,像徐先生这一类人最容易崩溃。为什么呢?因为“好强”的个性使他们的“弱”得不到表达,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适当的示弱,那么他的弹性、宽容度显然就不够了。这就好比你把一个弹簧不断地拉紧再拉紧,不给它放松的机会,那么到了最后这个弹簧就会失去弹性一样,当他们的“强”到了极限时,就很容易走向崩溃。

另一方面,可以说徐先生这样的人完全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在事业上表现出自己强的一面,这无可厚非,因为那里存在着一种竞争、弱肉强食的关系;然而回到家中,仍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就是把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混淆了,这种行为明显已经“越界”了。

只有张没有弛,这显然不是人生之道。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圣人或伟人,如果一个平凡人非要拿圣人、伟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非要处处都表现出一副圣人、伟人的样子,那么肯定是要压抑很多东西的,这些东西得不到合理的宣泄,终究是心理健康的隐患。

久而久之,极易产生两种极端情况:

一是家里家外都发脾气,这种人心理成熟度不高,情绪易波动,缺乏足够的理智;

二是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举止得体,甚至风度翩翩,一回到家中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随意发火,而如果家庭成员也不自觉地用负面情绪回应他,那么这个家就会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

所以说,对待情绪这个东西,不能老压着,老压着易崩溃;老发泄,也不对。应该是该压着的时候就压着点,该发泄的时候就发泄点儿,两者都别走极端。

我们应该把工作和娱乐协调好,奋斗和休闲协调好,事业和情感协调好。要远离强人“强迫症”,过丰富而轻松的生活。像徐先生这类人,自我心理调整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要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别让家庭和事业混在一起。工作、事业上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那么回家以后就适当倾诉一下,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安慰下,压力肯定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我们是向家人求助,而非迁怒。一般而言,越是成功的人越放不下身段,家里家外都是如此,严格地说这并不正常,这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

“强人”们若想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就要学会示弱,在家里要懂得示弱,在工作中同样如此。理论上来说,每当你有过一次强的表现以后,就应该再找一次弱的表现机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让别人知道我们并不是无所不能、无坚不摧,让别人意识到我们也是凡夫俗子,那么别人就会对我们更加宽容,也就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后退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