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家园 > 第五章 诺言 (四 下)

家园 第五章 诺言 (四 下)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30 19:41:29 来源:大海中文网

有了头一天的经验,老将军不敢慢待他,只是以年龄小为理由笑着劝他回家。小毛孩却不肯,自言姓罗名士信,武艺精熟足可为将。张须陀见他说得有趣,命人抬来一重一轻两个石锁让他拎,能拎着任何一个围校场走半圈便可入伍。罗士信却一手一个,将训练士卒用的五十斤和三十斤的石锁同时提了,当双锤挥舞着在校场上耍了一整圈。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老夫即便再年青二十岁,也没这般膂力!”来护儿笑着评价。然后将目光看向李旭,问道:“李郎将从军时,也不到十伍岁吧?”

“晚辈比罗督尉大上十几个月!当年已经十五。他和独孤督尉两个都比晚辈年龄小,但本事都比晚辈高许多!”李旭笑了笑,十分谦虚地回答。

“也别那么说,若论用兵能力和骑射之术,我们两个加在一起也未必敌得上你一个!”罗士信听李旭如此自谦,赶紧出言否认。在旭子初到齐郡时,他们几个地方将领的确起过与其一争高下的念头。大伙都是年青人,都名声在外,难免彼此不服气。可经历过数次并肩战斗之后,这种好胜心慢慢变成了彼此之间的钦佩。人各有所长,不可能样样都比别人强了。能看到其他人的长处,并与对方互相学习,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他们几个差不多,就是我这个老骨头没什么本事,还腆着脸赖在通守的位置上不走!”张须陀笑着说道。麾下几个年青人能互敬互爱,让他这个当通守的在客人面前非常有脸面。

“通守大人过谦了!有道是荐贤者贤于贤,通守大人不但能挖掘到这么多当世英才,而且能知人善用,又岂是碌碌无为之辈?”来护儿笑着,冲张须陀举盏。

“是啊,通守大人麾下有如此多良将,何愁匪患不平!”周绍基亦笑着相劝。

“如果光一个齐郡,我倒不愁。陛下许我齐郡郡兵越境击贼,但四面八方,却没有一个郡无匪患存在!”提到匪患,张须陀轻轻摇头,脸上的表情些许有些无奈。

几位客人都来自东都,对地方匪患情况略有耳闻,却没想到其已经激烈至令张须陀这个名将发愁的地步。放下酒盏细问,张须陀掰着手指头,将王薄、霍小汉、吕明星、帅仁泰、左孝友等贼的实力大小一一道出。这些巨匪任何一人麾下都有十万余众,最近还隐隐有了互相勾结之势。导致郡兵们首尾难兼顾,出击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得不提防有人趁机攻打自己的老巢。

“更厉害的是瓦岗军,人数虽然不多,战斗力却非常强悍!”罗士信在一旁大声补充。

“瓦岗军不是只有一万余众么?”老将军冯慈明惊问。他听说过这支有义贼之名的队伍。该哨响马就活动在距离洛阳不远的东郡,经常出兵抢劫永济渠上向东都运送物资的官船,每次都是捞一票就远遁,朝廷几度派兵去剿,每次都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依末将浅见,眼下各地乱匪人数虽多,却都是些乌合之众。只要朝廷肯用心去剿,早晚都可尽灭之。只有瓦岗军,军纪严明,号令整齐,今后有可能会是我辈劲敌!”李旭见众人说得热闹,亦放下酒盏加入了讨论。

“李郎将如此推崇瓦岗军,莫非已经与贼军交过手?”来护儿没想到还有连李旭都佩服不止的贼军,瞪大了眼睛追问。

“两个多月前在泰山脚下交了一次手,当时我方有骑兵一千,其中两百重甲。瓦岗军有四千步卒,轻骑百余。”李旭点点头,非常郑重地回答。他希望自己的话能引起来护儿等人的注意力,并将这种情况如实汇报给朝廷。以徐茂功的本事,如果朝廷掉以轻心,派一个不会打仗的庸才去对付他,恐怕是白白给瓦岗军送铠甲器械。

“结果如何?”冯慈明老将军关切地问。“你等曾经带着一千骑兵破贼十万,对上四千瓦岗军,难道会输了么?”

他不敢相信这个推断,如果事实真的如此,朝廷的确需要派重兵去对付了。东平距离洛阳不过三百余里,瓦岗军如果图谋不轨,旦夕之间便可杀到东都城下。

“结果打了个平手。”李旭摇头,轻叹。“我军损失骑兵近四百,杀敌,杀敌估计是同样的数!”

以四百骑兵只换回了对方四百步卒,这种结果其实已经是大败亏输了。况且这伙骑兵当中还有李旭、罗士信、秦叔宝和独孤林四个名将。那独孤林的本事到底怎样来护儿等人心里不清楚,但罗士信和秦叔宝可都是陛下曾经亲自命人画了像交与群臣传看的。

想到这,几位客人不约而同地追问道:“对方领兵者何人?李郎将知道么?”

“有几个好手,一人叫程知节,武艺不在秦督尉之下。一人叫单雄信,与我打了个平手!”不待李旭说话,罗士信抢先回答道。“但二者都不是其中最厉害的。居中调度,掌控全局那个家伙叫徐茂功,指挥有方,用兵严谨,为人阴狠毒辣,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招术都敢用!”

徐茂功是这样的人么?李旭抬起头,看到罗士信义愤填膺的脸。他明白罗士信是在为自己报打不平,笑了笑,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酒。

提及地方上愈演愈烈的匪患,张须陀趁机提出让齐郡给陛下送贺礼的队伍与水师同返东都。比起方才李旭所求之事,这点小忙已经是举手之劳。来护儿没理由在给了对方一个天大的恩惠后反而于小事上纠缠,笑了笑,一并应之。

于是好客的主人们再度举杯,感谢贵客的仗义。客人们亦举杯回敬,感谢主人的热情。为大隋,为皇帝,为征辽,为早日搅平乱匪,恢复天下的安宁,只要想喝,大伙都能找到足够的理由。直到每个人都双眼迷离,脚步不稳。

那一晚,李旭不知道自己究竟喝了多少酒。他发现自己又开始变得很难喝醉,并且平素不大管用的口齿在醉后很是清晰,无论对方说什么话题,都能顺利的插上几句,并且能博得很多笑声。“其实这样也不错!”他暗暗地告诫自己。生活就是这般模样,当你小心翼翼地隐藏起自己的锋芒,它也轻易不会向你露出尖牙。

当别人给你笑脸时,你尽量笑脸相待。哪怕前一刻彼此之间还有很多说不清的恩怨是非,但此一时,彼一时,向前看总比向后看要安全。

闲谈中,他发现自己半年来日子的确过得太安逸了,居然不知道外边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

今年三月份,就在他带兵前往北海的时候,扶风贼帅唐弼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自称唐王。四月初,榆林太守成纪董纯大破彭城贼,斩首近万。五月,屈突通将军破延安贼刘迦论,并击溃了刘迦论引来的胡人兵马数万。

大隋朝还在继续它的辉煌,虽然这种辉煌看上去已经有些退色。除了这些武将们津津乐道的胜利消息外,旭子还听说了李家与柴家的婚事。婚礼举行在去年冬,他来历城赴任之时。“柴家和李家都是大隋名门,迎亲当日,前去观礼的宾客足足有两千余,整个长安都给轰动了。”周绍基曾亲自出席好朋友柴绍的婚礼,提起当日婚礼之盛,犹自一脸羡慕。

正在给大伙敬酒的李旭跟跄了一步,醉眼惺忪。“为大隋国运贺!”抬起头,他给了大伙一个开心的笑脸。

“为大隋国运贺!”众人举酒相应。很快忘记了正在谈论的话题。

酒罢送客人出门时,来护儿返身走到旭子身边,拍了拍旭子的肩膀,笑道:“小子,你总是能令人刮目相看!”

“是么?多谢前辈夸奖!”李旭笑语相回,坦诚满脸。

两天后,水师与齐郡的送礼队伍同时西返,旭子带着五千郡兵接管了大军遗弃的营地。那里封存着水师总管来护儿和长史崔君肃二人共同决定留给齐郡代为处理的一批缴获自高句丽的辎重以及一批损坏了的甲杖。旭子命人粗略清点了一下,大约有三千套完整的府兵专用厚甲,五千多套高句丽人用的皮甲,五千多面盾牌,还有两千多根步兵用长槊。

郡兵的战斗力当即提高了一个台阶。九月,霍小汉犯狼邪,李旭,罗士信领兵五千越境击之,大破其军,俘虏一万五千余。

十月,秦叔宝破吕明星,俘敌近万。

十一月,正当大伙为郡兵的实力高兴的时候,东都方面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冯慈明老将军主动请缨去东郡平叛,兵败,身死。麾下两万精兵全军覆没。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