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无敌双宝:首席大人是男神 > 第424章 对我来说,你是最重要

无敌双宝:首席大人是男神 第424章 对我来说,你是最重要

作者:花幽山月 分类:都市小说 更新时间:2021-08-22 20:56:25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中国自古就存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传统,想要保全爵禄,就必须要迎合上位者的施政理念。

皇帝如今已经很露骨的做出了提醒,而且提防地方势力做大,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说也不算错。底下的臣子们就算不愿、不解,也得在今后紧随着皇帝的决议。

知道自己的基本意图已经达到,皇帝对荀爽强调道:“重造黄册一事,并非寻常,恐怕会有不少人阻碍朝廷行事,此事当徐徐图之,能顺利施行者,唯有望族,望族之中能行此事者,非你荀公不可!”

荀爽无奈,这就是这位的高明之处了,能把所有人的价值用在刀刃上,还能让人心甘情愿的接受这差事。

刚刚还先生先生的称呼着,现在就荀公了,还真是厚颜无耻到极点了。

皇帝不愿多提这个,主动转过话题,道:“我近日读《白虎通义》,鉴古知今,我以为之所以造成如今乱象,无非有三种原因。”

“其一,乃天时不予,有商至汉以来,每每至王朝倾崩,人伦大乱,便有旱蝗流毒无数,百姓流离,易子而食,多因于天时大异于平常。

其二,便是凉并羌胡匈奴等夷狄为乱,靡费国力无算,疲惫四海,人丁凋零,溺杀子嗣,不愿生育。

其三,乃朝廷处政失措,阉宦专权,贵戚横恣,扰乱社稷之故。”

皇帝说完,向荀爽脸上望去,眼神中带着虚心纳谏的谦和,说道:“朝中能臣能出荀公者无二,比肩荀公者,不过一二人而已。

汉室中兴、复兴太平之要任,全在我与荀公等衮衮诸公的肩上,但有中兴良言,还望直抒胸臆,毋须避讳,我当不吝重赏。”

荀爽思虑一番,道:“臣有三策,不知陛下是否愿意接纳?”

皇帝眼前一亮,道:

“荀公请讲!”

“臣以为,治国一道,在于强兵足食,兵强,则天下定;足食,则百姓安。商君有耕战之令,故秦人得以兼天下;

先朝孝武年代有治粟都尉赵过,所用屯田之制,故汉军得以定动乱之象,再造乾坤,此皆先代之良策也。

是故欲攘天下,必先安民;欲先安民,则必先足食,是以有晁错上疏贵粟论。”

这是富国强兵之策中最稳的一策,自春秋就谈到了今天的话题。

贵粟论?

皇帝摇头,无论是赵过的屯田策,还是晁错的思想,都拉不回如今的现象,如果还按照这一策来治理国家,无非只是再使这个国家苟延残喘几年而已。

这不是皇帝的本意。

皇帝感兴趣起来,道:“其二呢?”

“其二,则是行桑弘羊之故事!”

皇帝顿时哑口无言。

桑弘羊何人?

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玩了一出好把戏,叫均输平准。

前汉元鼎二年,桑弘羊任大农丞时创行试办。

到元封元年,他升任治粟都尉兼领大农令后,大力推行。

当时,各郡国诸侯都必须把本地的土特产品作为贡物输送封建中央,这不仅要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而且贡物运到京师后按市价售卖,还不足以偿付车船的运费。

其原因:一来是稍远的郡国交通不便,转运困难,贡品在长途运输中损坏或变质

二是有些贡品在当地为优品,运到京师后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比较,则属于劣品,其市场价格更不能抵偿运费。

桑弘羊创行均输,主要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均输的具体内容是:首先,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吏,令工官造车辆,加强运输力量,各郡国应交的贡品,除特优者仍应直接运送京师外,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

这样,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

但是,均输行之既久,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病。譬如,均输官吏所勒买的物品,并非农民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这就迫使农民要贱卖自己的产品而另购其他物品,以满足均输官吏的要求;

均输官吏在验收土特产品时,又往往恣意刁难,在出售货物时则进行欺诈,从而加重了农民的痛苦。

汉武帝就是这样,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泰山封禅,沿途撒钱,免除赋税。

当然,荀爽的意思大概不是让商人平价卖给朝廷,再由朝廷买卖。

桑弘羊干的好事可太多了,于是,在西汉那些年里,无论是市井还是庙堂,都只存在一种风声:请烹桑弘羊!

荀爽这是要告诉自己,这是要从商贾着手?

荀爽接着道:“豪富者如蔡氏,糜氏之流,虽不过商贾之贱,却有王侯之贵,全然不符士农工商之定!”

皇帝这就明白了。

原来是要杀富济贫,强干弱枝,充实国库啊!

皇帝更有兴趣了,问道:“其三呢?”

荀爽沉吟,道:“其三,还是屯田。”

皇帝眼前一亮,道:“此言何解?”

“其一是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良田数量,达到增产的目的以及疏通漕运。

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军屯。

淮北,淮南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

三,则是青州,徐州,幽州,凉州,并州,冀州,虽上等良田甚少,不过数量众多,若是大举推行屯田民专行屯田,为朝廷屯田数年,年满以后,无论开垦多少良田,皆为民众私田,为百姓分发房屋,甚至是耕牛,天下百姓必然是响应者无算!”

皇帝闻言激动的一拍巴掌,激动道:“正该如此!”

这才是他想要的屯田啊!

看看,前两策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什么强干弱枝,什么军屯

军屯?

明朝就有军户制度,不过下场嘛......

历史告诉了皇帝,这条道路走不通,只会拖累汉军的战斗力。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用,而是太过于局限。

得推行出一套合理的军屯才可以,也就是秦朝的文书都被项羽付之一炬了,连萧何都没救回来。

要不然,完全可以借鉴秦朝的耕战模式。

那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