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陛下奇观误国啊 > 第二百九十章 修建岳麓书院

陛下奇观误国啊 第二百九十章 修建岳麓书院

作者:风下的草 分类:玄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1-08-23 22:36:42 来源:大海中文网

……

东汉末年的大儒郑玄,这是一个品格极高的大贤。

对比于当时的其他大儒,他显得纯粹的多。

既不像卢植这般兼修兵法,出将入相。

也不像建安七子那般放浪形骸,纵情山野。

甚至对于担任官员,前往政治中心,都没有太大的**。

他几乎用自己的一生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

虽然说做不到为万世开太平,但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极为渊源流长。

一生所教导的学生数之不尽,其中不乏有大贤之士。

这样一位经学和教育大家,对于大夏当前教育体系的建设,几乎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大夏的中低层教育体系已经被建设了出来,但真正的大学却没有一个能够压得住局面的存在。

而且大夏虽然收集了众多典籍,但华夏的思想和这方世界的思想,其实仍有诸多冲突和不融洽之处。

这些都需要一个大贤来进行梳理和重新构建。

郑玄召唤出来之后,并无异象。

姜山只感觉这王城的大殿中,突然多出来一股深邃而悠远的异香。

细细闻去,才发现这是书卷之气。

看着眼前身姿挺拔,眼中出现智慧光芒的老人,姜山大步上前,随后弯腰深深一躬。

“郑公能来助我,实乃我大夏诸多学子的福气。”

郑玄和召唤出来的其他文臣武将不同,他和姜山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君臣关系。

所以对于这位极重礼节和道德的大贤,自然应该抱以最崇敬的敬意。

看着对面的姜山,郑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和激动的神色。

“君上不必如此,能参与到这人人如龙,书香遍地,惠及天下学子之事,实乃我之大幸。”

姜山所进行的义务教育,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且不说其中所要付出的恐怖人力物力,单单世家大族对于知识的绝对垄断,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姜山能有如此大愿,实在让他心潮澎湃。

这样的功业如果真的能够在他手中完成,就是死也无憾了。

看着眼前神情激动的老人,姜山微笑着开始和他叙说自己即将构建的学府和各种教育方针。

正是有这样的人杰和无数子民的爱戴,才让姜山坚信自己一直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之上。

为了进行义务教育加科举,他其实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然现在的姜山,完全可以兵出燕赵两国,开疆扩土。

只要他愿意分享权利,绝大部分的氏族并不建议自己的国君由燕变为夏。

但可惜姜,山性格不但稳健而且霸道,霸道到连缓和的机会都不给,直接从根本上将氏族的特权全部取消。

郑玄就是一柄绝世的利剑。

而且郑玄除了可以改良大夏的教育以外,还激活了一些学府类文明奇观的建设条件。

纵横交错的奇观大网悄然浮现,其中漂浮着种种或巍峨庞大,或坚毅不倒,或气势恢宏,或凛冽至极的奇观。

姜山微微凝神,在其中那些亮起来的学府类奇观中稍微筛选,很快确定了一个奇观的建设。

……

名称:岳麓书院

类型:建筑类文明奇观(四星)

建造条件一:领地内需有学子十万人以上,同时传承者本身的智力属性达到八十。(无视)

建造条件二:领地内需有千座百人以上初级学堂,百座百人以上中级学堂以及十座百人以上的高级学堂。

建造条件三:学堂需由三万名以上的工匠建造一年。(无视)

建造条件四:需要一名智力九十以上的教育家作为院长,同时使用十亿源点进行激活。

……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的建造条件和属性,与当前大夏的情况也比较吻合。

而那三万工匠建造一年的任务,在姜山天赋和大夏各类奇观和特殊建筑的加持下,只需要三万工匠建造两个月就可以完成。

不过即使这样,对于当前的大夏来说,也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

这类建筑类奇观和黄金台,教稼台之类的奇观不同,它其中的技术含量必须是极为专业的工匠才能完成。

而大夏当前培养出来的工匠只有二十万,最多另加四十万的工匠学徒。

他们正在孙叔敖的指挥下,配合着汉水盆地大约四十万的劳工修建郑国渠。

姜山从沮授之前的报告中得知,淮野之地新招募的工匠,加上从九州各国迁移和购买的工匠,总共只有十二万。

这些工匠现在也大多都投入到了驰道的铺建,城池的翻新,村镇,学堂等无数基建工作当中。

即使是这样,大夏的工匠数量还是处于极度紧张,供不应求的状态。

即使放缓其他工程的进度,也最多抽调出两万左右的工匠。

这也是姜山在某些奇观明明可以建造的情况下,还不得不放缓进程的原因。

所以现在,郑玄也只能暂时进行一些典籍的编纂和教学工作。

“郑公既来,我大夏便可以开辟高等学府了。

请郑公稍候些时日,待我择地建造学府。”

姜山在和郑玄足足聊了半天之后,才脸上带着丝丝喜悦的说道。

可以和这样一位大贤如此深刻的交流,让姜山感觉自身的学识都有了不小的增长。

甚至让他一度有将郑玄留在身边,和自己时时论道的心思。

出于理智他没有选择强留,可郑玄的去向却让姜山有些为难了起来。

淮野之地的学府还没有真正的修建出来,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可以给郑玄任教的地方。

原本在焱龙造化炉没有激活的时候,函断山脉还修建了几座颇为完善的学府,但现在大多已经毁于一旦。

最适合郑玄驻扎的石渠阁,也在汉水盆地之中。

但这样一来,却与大夏即将进行的科举和淮野之地教育建设的大方向,有些不太契合。

如果姜山将根据地设为淮野之地,那汉水盆地通过淮河的运输倒也不算偏僻。

可一旦大夏东出,偏居西部的汉水盆地就只适合做一个粮食和工匠的生产之地。

作为学子聚集的中心,就有些过于偏僻了。

毕竟作为学府之地,既要远离世俗纷争,又要信息传递及时,道路四通八达。

类似于三国时期的颖川,不位于权力中心,但却大贤云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