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 第223章婉拒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23章婉拒

作者:赵钱钱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1-08-26 13:35:07 来源:大海中文网

陈妈妈是平江伯府的人,在陆家又身兼管事妈妈和女护卫双职,江荻又倚仗她给陆父董氏两个下马威,种种原因下来,陈妈妈在陆家的地位极高。与其说是奴婢,不如说是一个远房长辈的角色。“奴”这样的自称,陈妈妈是从来没有的。

突如其来的转变,必有缘由。

想起方才那道疑似江荻的声音,陆通明了后,眉头皱得更紧,还得勾着嘴角,指着身边的男子,与陈妈妈介绍:“陈妈妈,这位相公是我新同窗,姓刘名昂,字景高,祖父是--”

察觉到他意图的刘景高,假笑一声,道:“中直,那些不重要的事,无需多言。妈妈只管回去告诉嫂嫂,我是中直兄的同窗,嫂嫂不必见外,直接来见就是。”

后半句,却是对陈妈妈说的。

陈妈妈一心二用,听着话,用余光看向陆通,手中悄悄比了个二。待陆通轻轻颔首后,陈妈妈才收回余光,专心致志地听刘景高说话。等他说完,客气地笑了笑,并没答话,而是方光明正大的看向陆通。没有忽略客人,也没有越过主人,一看便知训练有素的下人。

刘景高略有不适,怔了片刻。

就这片刻,已经将重要信息传达下去的陆通,装模作样地向陈妈妈下指令:“师弟既然发话了,妈妈只管去把太太、大奶奶、两位小少爷,一并叫来见客。”

陈妈妈应声而去,回去却和江荻说:“三少爷命我来的那会儿,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刚来咱们山东,负责运河山东一段的漕运疏通。这刘景高,约莫是刘大人的孙子。”

江荻难掩惊讶。

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首席长官,与六部尚书同为正二品,是大明文官至高的存在,且是监管官员的存在。惊讶过后,江荻轻笑,道:“这么个位置,亲自来疏通漕运,我就说嘛,这刘家怕是贵得有限。”

“不管将来如何,刘大人现在是官居二品的大员。”依旧坚持己见的陈妈妈,说完后略犹豫片刻,加了句判断,“我瞧着,大爷对他很是客气。我听说,读书人都有傲骨。大爷这性子,知道的说他待人宽厚;不知道的,该说他是向权贵低头了。”

“总不能为着那些个虚名,偏和权贵对着干吧?我倒是想,偏妈妈只拦我!”

江荻半嗔半怨的话,逼得陈妈妈说了实话:“这些个事,该是大爷有傲骨,大奶奶在后头为大爷周旋。现在倒好,凡事都是大奶奶出头,大爷给大奶奶善后。”

江荻卷气袖子,朝西厢行去,边走边道,“这些闲话日后再说吧。我刚进来的时候,两只皮猴正和婆婆在拔萝卜,弄得一身泥,咱们赶紧去帮把手吧。”

这是不想谈陆通的事了。

陈妈妈轻轻一叹,跟了上去。

她所料不假,那刘景高,的确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的长孙。

刘观出身贫寒,自二十二岁中进士,为官三十年,受过穷,出过风头,也下过大狱。能有今日之风光,全是自己呕心沥血拼出来的。拼事业之际,对儿子的关注就少了些,直到洪武末年,因守父孝,刘观才发现,在老父的宠溺下,长子已成了文不行、武不能,独爱财的俗人。

努力纠正了两年,都没能把长子掰正的刘观,只能把主意打到了第三代的身上。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刘观亲自定下长媳,父孝一出,立即给儿子张罗了婚事。刘景高出生那年,今上同建文帝打的不可开交,刘都御史索性窝在家里,并不出仕;待今上把文官杀得七七八八,空出许多位置时,他才谋了京官,阖家进京常住。

这一次做官,刘观的仕途顺得让人嫉妒。

官场上顺畅了,又有儿子不成才的例子在前,刘观在孙子三岁那年,就把人要了过来,养在了自己跟前。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自小聪明伶俐的刘景高,十五岁便中了秀才。后继有人刘观,亲书“景高”二字,给他定了字。祖孙两个的名字连起来,便是昂头观景高,可见他多喜欢这个长孙。

刘观位置摆那,刘景高中秀才后,已有资格入国子监读书。他才入国子监,刘都御史便去了山东。京中刘家,便成了刘父的天下。刘景高眼中只有出色的祖父,对烂泥不上墙的父亲,十分不屑。刘父再无能,那也是老子,容不得儿子这样看待自己。

不上一年,父子关系冷如数九寒天。

刘母同儿子一个想法,知道儿子不是夫婿对手,更不愿意让儿子掉进夫婿的坑里。经过多方打听,刘母把孔三十六先生在泰山书院授徒的事,传到了公公耳朵里。刘观不是那没主见的,直到确定三十六先生虽年幼,却是这孔家五十九代弟子学问最好的那一个,这才招来孙子,入泰山书院读书。

来山东之前,刘景高以为他是要跟着孔家人读书的;结果,到了后才知道,祖父出面,他只获得了旁听孔先生课的资格。若要拜师,需要过孔先生的考核。

自信的刘景高倒也不惧考核。

泰山书院的某处木屋,刘景高答得十分认真,他自认为应对得当,结果,孔三十六却当着闵山长、刘观的面,宣布:“我不能收你为徒。”

六艺皆通的刘景高,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分辩:“只考一篇文章,孔夫子就拒绝了我,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孔三十六面无表情地说:“除了文章,我六艺一窍不通。”

孔家的人不会其他的,谁信!

刘景高语噎之际,刘观已看完孙子的文章,替孙子求情:“这篇文章虽有不足,然,景高只有十八岁,能做出这样的文章,已是难得。孔先生,你说对么?”

孔三十六没有听出胁迫之意,实话实话:“此文辞藻华丽,内容却是无病呻吟,与孔家文道不同。”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孔三十六直接搬出孔家。我们孔家,与你刘家不同道。反被孔三十六威胁了一道的刘观,面色有些阴郁。

见祖父说话都不好使,刘景高更难受,他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脱口而出:“敢问孔夫子,你可是不愿收我为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