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奇幻小说 >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 第474章 又涨辈儿了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第474章 又涨辈儿了

作者:天涯药师 分类:奇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7 12:29:44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五美吟》解析

黛玉说:“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分别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宝玉题之曰“五美吟”。

历史上的红颜传说不知凡几,而黛玉独独选了这五位,意义必定非凡。

有红学家认为西施是黛玉自己,其余四首则分指四人,比如昭君是探春,因为都是远嫁,虞姬是尤三姐,因为都是自刎而死。但是黛玉和尤三姐没半点交集,而且三姐也不是十二钗正册中人,由黛玉写诗预示其结局似乎荒诞,更何况根据文中种种分析,我们可以认定二尤故事本为《风月宝鉴》移花接木,除了王熙凤这个人物做连线外,与钗《金陵十二钗》正文其实无涉。所以我认为,五位美人的吟咏,写的都是黛玉自己的心态。

正如戚序本在这一回末有总评诗云:

“五首新诗何所居?颦儿应自日欷嘘。

柔肠一段千般结,岂是寻常望雁鱼?”

可见早在清朝时,已经有人断定这五首诗都是黛玉自叹身世,而且这位评诗人很可能看过红楼全稿,知道黛玉柔肠百结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相思。我们且一首首来分析。

(一)

第一首咏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说西施指黛玉,大概没有人反对。在第三回里林黛玉第一次出场,书中就借宝玉眼光评价其“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三十回中宝玉见龄官画蔷时,误认作在葬花,暗想其“东施效颦”,用的正是黛玉咏西施的典;后文中兴儿对二尤说起黛玉时,形容是“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王夫人骂黛玉的替身晴雯时,也说是“好个美人!真像病西施了。”

也正因为西施的典故,使一些红学家认为找到了黛玉沉湖的理据。但是第一,这五首诗里的美人命运各不相同,西施虽或投水而死,虞姬却是饮剑身亡,绿珠的跳楼更是闻名,若件件都隐黛玉之死,岂非黛玉要死上三次或更多?

其次,西施的终局向来有争议,越王勾践灭楚之后,西施究竟是投水自沉,还是跟范蠡泛舟西湖去了,两种结局大相径庭,却各擅胜场。“一代倾城逐浪花”,两种解释都说得通,那到底该以何种为本呢?或者说,作者信服和选择的是哪一种呢?

本文中,我们只举梁辰鱼的《浣纱记》为例。梁辰鱼,江苏昆山人,那时候昆曲还被叫作昆腔,又叫水磨调,有曲无剧。是昆山梁辰鱼把明传奇《吴越春秋》改编成了《浣纱记》,第一次把昆腔搬上舞台,成为昆剧。所以这本讲述西施传奇的《浣纱记》,可以说是昆剧的祖宗,在明清时流传甚广。

今天的读者,多半借助电视剧来了解历史;清朝时也一样,流传最广的故事版本永远不是书籍中记载的那一个,而是戏剧中演绎的传奇。《红楼梦》中关于贾府人看戏、说戏的情节甚多,其中所有的戏,都指的是昆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黛玉诗中的西施故事,不妨按照《浣纱记》中记载为准。

《浣纱记》中,越大夫范蠡往诸暨山中游春,在苎萝溪边偶遇浣纱女施夷光,惊其美艳,当即许下婚约,并索取西施手中之纱为订。西施亦对范蠡一见钟情,信誓旦旦地表示会等他提亲,绝不另嫁。然后一等三年,思念成疾,所以常常捧着胸口说心痛,这便是西施捧心的缘由。

那范蠡因为吴越战发,勤劳王事,三年来一直顾不上再找西施。然而因为越王勾践想了个美人无间道的计划,使他又重新想起苎萝溪边的绝世美女来,遂重访故地,找到西施,劝她为国捐躯——这真是天大的悲剧。正如西施所叹:“悬望三年,今得一见,意谓终身可了,岂料又起风波,好苦楚人也!”

接下来就是人们熟悉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复国的故事了。至于西施,梁辰鱼给了个光明的结尾,让范蠡在复国后功成身退,挂冠归隐,带着西施泛舟江湖去了。然而理由却不是因为爱:“功成不受上将军,一艇归来笠泽云。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说他知道红颜是祸水,怕勾践迷恋西施的美貌也会像夫差一样色令智昏,连他自己也不安全,“若少留滞,焉知今日之范蠡,不为昔日是之伍胥也?”所以为了忠君把西施带走了。

但不管怎样,这总是个团圆的结局。虽然在别的版本中,西施没有这么幸运,然而也没有这个流传得广,这就是昆曲的魅力了——不知道是西施选择了昆曲,还是昆曲选择了西施。但昆腔是属于江苏人的,西施也是来自苏州,也许这是一段宿命,注定昆曲会自姑苏起源,流传千古。

而西施的同乡、姑苏林黛玉的《五美吟》中,第一首即咏西施,使得传奇益发传发,香艳更加香艳。

西施与黛玉的相同点,我们一目了然,乃在于形容面貌,美而且弱;在命运上有什么共同点呢?排除“投水自沉”这个前文中一再论述的伪命题外,西施的命运与黛玉有何相似之处呢?西施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是被当成救国良计嫁到楚国,而且是情人范蠡亲自将她献了出去,黛玉会不会也这样呢?

宝玉是肯定不会主动献出黛玉的,但会不会是无心之失?且往后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