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 > 第九百六十四章 添个彩头

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 第九百六十四章 添个彩头

作者:茶多芬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29 01:28:39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崇祯十五年开始,历史忽然变得破碎而凌乱起来,本来影响天下的大事件变得到处都是,这似乎就是帝国灭亡前夜的预兆,各个部件都开始了解体。

本应该春雨润如油的四月,河南的天却是黄的,刮着西北风沙的沙尘暴就像是鬼哭那样呼啸在空旷的中原,强劲的风偶尔把泥土吹拂开,露出埋藏在底下的累累白骨。

这已经是袁崇焕大军滞留在陈留县第二十七天了,去年河南就绝收,百姓多从贼,这儿补给实在是困难,他的麾下一天只能吃一顿,饮水亦是奇缺,面带菜色的军兵一大早晨就围着县城边唯一一口未干枯的水井,争抢着那点混黄色的水源。

袁崇焕是一丁点都不想屯扎在这儿,在他面前不到二十多里,就是朱仙镇,官军与闯军对决的最前沿。说是大军,他的四千余人在百万闯军与号称四十万的官军主力面前,根本太不起眼了,在百万大军对决中聊胜于无,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尤其是在朱仙镇官军身上,袁崇焕没看到一丁点的胜利希望。

“暮气冲天,云熙垂黄,乃败军之相啊!”

端着从毛珏那儿顺来的望远镜,站在毛儿岗上向东眺望,袁崇焕是忍不住长吁短叹着,不说兵力上的不足,仅仅这份士气,这仗还怎么打?

兵部指派丁启睿杨文岳督师前来,是解开封之围的,这和关外洪承畴的战场情形还不同,闯军完全是由流民拼凑成,没有那么强的机动性,那么高昂的士气,那么精密的组织,虽然此时李自成坐大,可附近的州县也是大明的,不惧怕闯军的包抄围堵,正该一鼓作气北上西进,与开封城里应外合,在城外重创闯军。

虽然没有和流民军交手的经验,可在东江这么多年,朝廷的塘报也读过不少,闯军不耐苦战,只要豁出勇气一场大战击溃他,百万大军顷刻间又得化作无数股东逃西窜,再一次为朝廷官军追着打!

可此时,官军却没有几年前官军的勇气了,屯朱仙镇已经三十四天,五省总督丁启睿没拿出任何进军的计划,平贼将军左良玉也是按兵不动,远道而来解围的官军竟然开始打起了就地防御!倒是闯军,流民几十万人在官军几里外拿着锄头漫天刨地,扬起的黄土飞天就是袁崇焕看到的云熙垂黄,这些老农民的劳动号子里,两条又宽又深的壕沟已经弧形把官军半包围在里头了。

毛珏打仗就愿意动用土木工程,袁崇焕是太知道一但这个包围圈合拢,号称四十万大军的大明官军将下场如何了!

这儿如果用《孙子兵法》中五地来形容,就是最后一种死地了!可袁崇焕心急如焚,却是没有办法!

跟着跳进去?他也没办法驱动左良玉,顶天跟着一起死,拔营而走?现在走许昌,汝州一带,向关中进发是最好的选择,还能抢在春耕最后时刻把从东江带回来,高产的土豆与玉米栽种下去,四千人就是个希望的火种。

可!皇命圣旨又像是行刑的绳子那样勒在袁崇焕脖子上,他没有毛珏那个魄力抗旨不尊,此时的三边总督标营只能以照着最错误的方法,在这儿空耗时间!

放下望远镜,袁崇焕忧心忡忡的向身边的兵部职方郎中,也算是朝廷派给他唯一的好处,当年与卢象升搭档的监军道杨廷麟问道。

“言若先生!朝廷还没有什么新的旨意传来吗?”

“回督师,未收到!”

杨廷麟也是个明白人,和袁崇焕一样,他也是急得嘴唇干裂了好几块,本来风度翩翩的才子衰老的也犹如六荀老翁那样,张望着东北方,他是忍不住重重的摇了摇头。

“哎!”

满是忧愁,袁崇焕亦是跟着深深叹了口气,恨铁不成钢的拧紧了拳头。

“满朝诸公啊!你们在干什么呢!”

…………

再汇聚了整个中原官军,决定命运的一战时候,朝廷是还在忙着内斗清算。

崇祯皇帝指望兵部尚书来背这个丧权辱国的锅,可问题是陈新甲愿意背这个锅吗?首辅大学士不愿意,皇帝不愿意,他自然也是不愿意!

这个锅可不是随便背的,背上去可是要身败名裂,丢官去职都是小事儿,子孙科举时候都得跟着遭殃,在接到皇帝的严厉呵斥的诏书之后,陈新甲足足闭门了两天多。

政场虽然没有沙场的刀光剑影,却也是杀人不见血,一步走错就可能人头落地,满门抄斩。

陈府书房,死寂的就像是古墓那样,唯有东南角的一盏孤灯时不时闪烁闪烁一下,半张脸阴沉在暗影下,陈新甲的脸色亦是时阴时晴,一张长脸上皱纹剧烈的抖动着,乱糟糟的胡须间,汗珠子就像小溪那样流淌在他紫色的官袍领子上,

他手里,一封黄皮奏折就像是带电那样,触的他止不住的颤抖着。

然而,足足迟疑了一个多时辰,陈新甲还是狠狠下定了决心那样,手头用力握住了那奏折,旋即歪着脑袋对着窗外喊了起来。

“陈管家!这份奏折,为老爷我上奏内阁!”

“小的遵命!”

…………

陈新甲不肯背着这责任,下一个双手颤抖的则是皇帝崇祯了,大明朝的奏折除了直接发给皇帝的密信,都要先经过内阁,有这一道,就等于先让文武百官看了个遍。

不甘心当这个替罪羊,陈新甲的奏折详详细细的为自己辩论了一遍,某年某月某日,帝言,能款则款已,某年某月某日,帝言,宜和不宜刀兵!几次他崇祯吩咐的秘密与清国议和之事,完全被陈新甲给抖落了出来!他崇祯也是**裸的从幕后被逼到了台前来。

大臣将如何议论朕?史书将如何记载朕!宋徽宗?软弱无能?屈膝投降?黑暗的杀气密布了崇祯帝低下头来那阴沉的半张脸。

陈新甲是想通过辩驳,摘干净自己,他不是擅与清国议和,背后的推手全都是皇帝,让文官们对他不要死缠烂打了,可却没有思考,被强自推向台前的崇祯会是如何的怒火。

江山如何已经不在崇祯思考中了,脸上的肌肉剧烈抖动,连掩盖衰老而涂抹的吼吼粉脂都掉了一层,烛台下,皇帝的声音几乎是带着颤抖哼了出来。

“私通东掳一案,交由刑部论处!”

“老奴……老奴遵旨!”

许久没有看到皇帝如这般的愤怒的,上朝太监王承恩的声音都是激烈颤抖着的。

这次皇帝发怒,刑部是难得有了个高效率,四月末,官差忽然登门,将陈新甲逮捕,压入刑部大牢,让沸沸扬扬的东掳议和事件终于告了一段落。

这头进了监狱,陈新甲是想明白了,一面上书请罪,一面还花钱老价钱去贿赂言官,大明朝的言官这儿多么反复无常是显露了出来,收到银子后,竭力主张处死车陈新甲的兵部给事中方士亮几个立马是转变了立场,跑到了刑部侍郎徐石骐那儿求情。

徐石骐也是个明白人,知道陈新甲不死,皇帝这面子落不下,这事儿还是完结不了,所以他是坚定支持死罪,并且坚决把陈新甲的罪名立在了私通东掳,擅自议和上。

可是看了刑部的上奏之后,崇祯还是觉得面子挂不住,这等于让陈新甲强背这个锅,就算他死了,提到陈新甲,文臣们还是会想到自己才是这个背后主使者!暴怒之下,他又是强令兵部改了罪名,指责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期间,指挥不当,导致关宁锦沦陷,七十二座中原城池落入李自成手中,七位藩王受到戮辱。

天可怜见,督促洪承畴进兵的,还是崇祯皇帝自己,至于李自成坐大,也是崇祯与杨嗣昌强留陕军秦兵屯卫中原,就算是没为议和背锅,陈新甲还是为另一些事情背锅,彻底判处了死刑,斩立决!

五月初十,在这位兵部大人嚎啕中,他是被押出了刑部大牢,直奔菜市口,那天,刑部门口聚拢了不少官员,大家都是目送着,却是沉默无语,一样不发。

这一系列的政治动作,以及皇帝灭口那样的杀心让大家伙看明白了,到底是谁要议和,也是更让皇帝与群臣的关系,拉远了一层!

就算陈新甲这为官算得上不懂事,先是泄秘,然后又不能抗事!可他毕竟是崇祯皇帝的近臣,为皇帝办的这样肮脏事儿,可到头来出了事儿,皇帝非但不保全,反而还落井下石向下狠狠地推了一把。

日后谁还死忠于他?

囚车轱辘轱辘的向前推着,道路两边,京师的老百姓可不知道这么多弯弯道道,他们是只知道跟着起哄,成堆的菜叶子垃圾劈头盖脸的往囚车上砸着,蹲下车里头,陈新甲自己也是万念俱灰的抱着腿坐着,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还是丢了脑袋。

可看到那菜市口阴森的刑场时候,这位兵部尚书忽然是满带嘲笑的冷哼了一声。

没有比他更了解大明朝如今的虚实!估计随着他身首异处,估计议和之政也是彻底烟消云散,历史上,就是因为崇祯出尔反尔,愤怒的皇太极发动了第五次清军入塞战争,让本来雪上加霜的大明土崩瓦解,似乎隐约看到了大明的未来,陈新甲噙着冷笑戴着枷锁上了邢台。

然而这个时空,毕竟多了毛珏这个变数眼看着大刀片子就要砍下来时候,街道上,忽然一骑缇骑狂奔着猛地赶了上来。

“皇上有旨,刀下留人!!!”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北洋新军阀更新,第493章不背也得背免费阅读。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