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有一座山寨 > 第597章 所托非人

我有一座山寨 第597章 所托非人

作者:蛤蟆大王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30 18:31:05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想发展核心科技,首要一条就是手头得有资金。

华为每年投入那么多钱,才能在尖端科技领域站稳脚跟。

可想而知,科技研发的难度有多大。

萧毅获取金质徽章的速度并不快,积攒到数百,也只能换取一种尖端科技。

效率未必比得上在科技研发上大量烧钱。

除了这两条路以外,没别的路子可以走。

落后就要挨打。

掏钱买专利产品,还得看人脸色,防止随时可能发生的断供。

萧毅宁可学前世的华为,也不会看别人脸色过活。

被抽了脊梁骨,真不如老老实实卖饮料。

躺平,也就舒服了。

陆临风开完景江区新年发展战略会议,跟萧毅一样,把重心转到了核心科技领域。

他在龙都有人脉。

向上级申请,希望能调来一两位顶级专家。

景江区发展滞后,有星钻分公司和龙耀产业园两个布局科技产业的企业,但还缺乏科研界的泰山北斗坐镇。

萧毅是龙国高层重点关照的企业家,加上陆临风的关系,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复。

院士是龙国在科研领域的最高专家职称。

每位院士在各自所在的领域,都是引领者的身份。

龙城的人才引进,有着相当完善的规则。

按学历和技术成就进行区分。

院士享受最高待遇,可以分到一套房子,年薪极高。

如果按正常人才引进的流程,景江区根本无法和龙城其它城区竞争。

只能以“建设高新产业园区”的名义,调派某位院士来坐镇。

哪怕是充当吉祥物,也不能缺了王冠上的明珠。

萧毅得知此事,决定上赶着亏钱。

他有系统加持不假,可还是需要机遇的推动。

没有龙腾体育馆的项目作为开端,很难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景江区很穷。

倒不是说没有税收,而是主城区建设需要大量用钱,把钱全部投进去,还得保障民生,口袋里几乎没有余粮。

一位院士的到来,能吸引到慕名而来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可以改善景江区人才荒漠的现状。

稳赚不赔。

景江区是龙耀集团的大本营,无论萧毅的产业做到多大,他的根都扎在这里。

可以被称为家的地方,走得再远都会牵挂。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也在情理之中。

德江地产的总部不在景江区,但是纵观整个龙城,还有大规模小区建设工程的地方,也只有这个尚未发展起来的滨海区域。

萧毅不会忽略这位一开始就站在他这边的商业盟友。

“陈老板,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当然是老本行,盖楼啦。萧会长,您在哪儿大展宏图呢?”

“我的根在景江区,无论去到哪儿,还是得回大本营。”

陈德海发出一阵爽朗大笑:“有时间一起约个球局。别人都让着我,打高尔夫也没啥意趣。”

“行。等忙完这阵,抽空和您组个局。”

“您打电话来,应该不是为这事吧?”

萧毅把景江区即将迎来院士的消息,分享给陈德海。

陈德海混迹商场多年,懂得这么做的好处,立马主动提出要给老院士提供一所房子。

“听说老院士八十多岁高龄,楼层不要太高,面积最好大一点,生活起来更舒适。”萧毅讲出自己的见解。

他不怕被陈德海听出是在朝他要条件。

“您放心,这事关系到景江区的未来发展。我一定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

萧毅刚想结束通话,结果陈德海热络地聊起了足球。

自从球队买来梅冬之后,不再是一潭死水,连本土球员都焕发出了前所未见的活力。

明陆跟世界顶级中场肯定是有差距,但在竞赛水平不算顶尖的龙超,还是能镇得住场子。

有他的组织串联,再加上梅冬的个人能力,奇迹般地踢出了一波连胜。

甚至连没几个人的网络论坛球队专区,如今都涌入了大量球迷。

主场作战不能说场场爆满,但单场卖不出百万门票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了。

“萧会长,不是我拍您马屁,您是真有能力。干哪行,哪行都能支棱起来。”

“承蒙您的夸奖,也祝您生意兴隆。”

一旦开始互相奉承,话题就会开始走向终结。

挂断电话,听见了引擎轰鸣声。

萧毅透过落地窗,看向停在院门外的汽车。

通过车头判断,是一辆黑色款红星轿车。

萧毅探头张望。

及至对方从车上下来,他才确认对方的身份。

景江商会会长赵继明。

萧毅赶忙从楼上下来,迎接商路上的另一位引路人。

当初争取到龙腾体育馆的项目,少不了这位药企老板的助力。

“赵会长,啥风把您给吹来了?”

“在你面前,我可不敢自称会长喽。”赵继明眼睛笑成了月牙。

萧毅是他一直看好的后生,如今发展得风生水起,打心底里替他感到高兴。

“您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可亲可敬的老会长。”

赵继明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

发自内心的愉悦,根本不可能伪装。

“我这次可不是一个人来,还带来了一位贵客。”

听说还有人,萧毅赶忙看向停在院门口的红星轿车。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微笑,看着院里寒暄的两人。

萧毅忙问道:“赵会长,这位是?”

赵继明介绍道:“这位是龙国科学院的郑本昌院士。”

萧毅快步走上前,略微躬身,主动打招呼道:“郑老,您好。我叫萧毅,见到您很荣幸。”

郑老慈眉善目,眉毛很长,一脸的长寿相,笑吟吟道:“我听老赵讲了你的事,心里装着老百姓,是个难得的良心企业家。”

萧毅赶忙谦让道:“不敢当。我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没您说的这么高尚。”

“你就别谦虚了。”郑老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完全没架子,亲和力极强,“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是了不起。”

赵继明赶在萧毅谦让之前,说道:“萧会长,您不是打算让我们两位老人家在院里陪您罚站吧。”

萧毅赶忙道:“久闻郑老大名,今日一见,心情太过激动,搞得失了礼数。两位前辈里边请,咱们坐着聊。”

客厅很大。

北边墙面大部分是落地窗,采光良好。

郑老坐在靠窗的座位,沐浴从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

做饭阿姨用托盘端上来一壶泡好的茶和三个茶杯。

萧毅帮两位长者倒好茶水,分别送到他们身前。

他很关心郑老的感受,问道:“您觉得景江区环境如何?”

“龙城的气候要比龙都温和,也比那边暖一点。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来这定居也挺好。”

“我跟郑老说了。景江区虽然发展滞后,但也有个好处。这边生活节奏较慢,更适合我们这样的老年人。”

“您二位是如何认识的?”

“郑老还不是院士那会,我资助了他的一个科研项目。友谊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赵继明人脉很广。

他的经历无形中带给萧毅一些启发。

广结善缘,没准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上级有调令是一方面,还得院士肯来才成。

赵继明在游说郑老这件事上,肯定没少出力。

边唠家常,边从两位老者对话间吸收养分。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几十年的人生智慧,哪怕吸收一点,也会获益匪浅。

郑老谈及自己的主研项目,更是神采飞扬。

仿佛瞬间年轻了几岁。

眼神里有光,整个人洋溢着幸福。

有些人喜欢花钱享受,也有人以奋斗为乐。

郑老则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榜样。

从最初的落榜生,通过自学和刻苦钻研,走到了如今的地步。

把成长经历单拎出来,也是段跌宕起伏的励志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