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市井商女 > 第128 路途坎坷2

市井商女 第128 路途坎坷2

作者:风小夕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5-01 18:27:48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日伪时期。地点是中国江南名城杭州:西子湖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杭州城区尚无现今五分之一大,但这座城市之魂——西子湖(简称西湖),一点也不比今天小,湖里与周边的风景名胜也不比现在少,如著名的苏堤、白堤、断桥、望仙桥、锦带桥、玉带桥、锁澜桥、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阮公墩、湖心亭、西泠桥,和西泠桥头的苏小小之墓,清波门边的柳浪闻莺、钱王祠,孤山上的西泠印社、秋瑾墓、放鹤亭、楼外楼、天外天,以及隐匿在四周山岭间的白云庵、牡丹亭、净慈禅寺、报恩寺、观音洞、保俶塔、双灵亭、岳王庙、双灵洞、栖霞洞等——统而言之,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一山二月,二堤三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在那时都有,日本鬼子来了也没有被吓跑。

一九三七年八月,日本鬼子在杭州城里扔了不少炸弹,据说现在钱塘江里还经常挖出当年鬼子扔下却没有开爆的炸弹,连厂家的商标都还在。炸弹像尸首一样从天上倒栽下来,没有开爆都吓人,何况大部分都开了爆的。爆破声震天撼地的响,爆炸力劈天劈地的大,炸死炸伤的人畜无以数计,把杭州城里的人畜都吓跑了。西湖和西湖里外的景点,如果能跑一定也会跑掉的。当然它们不会跑,只好听天由命。

不过,西湖的命倒是出奇的好,几百架飞机,先后来炸了十几个批次,把杭州城炸了个底朝天,唯独西湖,像有神灵保佑一样,居然毫发不损,令人匪夷所思。西湖周围的众多名胜古迹也是受禄于西湖,躲过大劫。唯有岳王庙,也许是偏远了些,关照不到,挨了一点小炸。

从岳王庙往保俶塔方向走,即现在的北山路一带,当时建有不少豪宅深院,当然都是有钱有势人家的。有钱有势的人消息总比平民百姓灵通,鬼子炸城前,这些人都准时跑了。日伪机构开张后,城里相对太平,这些人又恰如其时地回来了。即使主人不回来,起码有佣人回了来,帮主人看守家业,以免人去楼空,被新起的日伪军政权贵霸占。

其中有个傍山面湖的大院落,院主姓裘,曾经是一土匪贼子,一九二四年江浙爆发齐卢战争,他趁乱下山,买地造园,造好的院子声名显赫,人称裘庄。可能是院子太好,名声太大,鬼子占领杭州后,裘庄即被日军维持会霸占。后来鬼子扶持汪精卫成立伪中央政府,汪从主子手上讨得这院子,交由新组建的华东剿匪总队接管,院里几幢建筑遂被派上新用场。如前院的三层主楼,以前是庄主开办茶肆酒楼用的,现在做了军官招待所兼寻欢场,藏污纳垢,男嫖女淫,肉欲滚滚。后边竹林里的一排凹字形平房,以前是仆佣人的寝室,现在成了招待所的办公用地。再往后走,有两栋相对而立的小洋楼,西边一栋成了首任司令官钱虎翼的私宅,东边那栋做了他会客室和几个亲信、幕僚的下榻处。这两栋楼,曾经是庄主和家人住的,装修得十分精细、豪华,钱虎翼入住后,充分感受到了投靠日本人的好处。

此时的中国,政治格局十分复杂,东北有伪满州国;东南有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这两个政权是日本鬼子养的儿子,由鬼子一手扶持打造,保驾护航,自然是亲日随日的。另有两个政党和政权是反日的:一个在西南,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重庆国民党政府;一个在西北,是以**为代表的延安**政府。双方在抗日反伪这件事上具有共同的民族大义,所以实施联合阵线,一致抗敌。但两党因各自利益需求,又经常貌合神离,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拆台。复杂的政治势力使巨大的中国变得混乱不堪,民不聊生。

当时的杭州,因紧邻上海、南京,交通方便,日军兵力又相对薄弱,成了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地下组织秘密活动的重要据点,抗日反伪力量发展迅猛。为此汪精卫政府专门组建华东剿匪总队,钱虎翼走马上任,信誓旦旦,要清剿这些反日抗伪组织。钱虎翼原是国民党军官,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被日本人收买,当了汉奸、狗腿子,人称钱狗尾。他深知,**和国民党之间的貌合神离,巧施离间计,大搞清剿,使双方地下组织一度损失惨重。正因此,钱虎翼本人与其部队成了**和国民党地下组织的眼中钉,双方都想方设法派人打入该部,暗中作法,扭转劣势。

一九四〇年夏日的一天,作恶多端的钱虎翼惨遭灭门。这天深夜,有人潜入裘庄后院,把当时住在两栋小洋楼里的所有人,男女老少,一个不剩,统统杀个精光。于是,这两栋豪华洋楼再度人去楼空。

总以为,这么好的洋楼金屋,一定会马上迎来新主,却是一直无人入住,或派作新用。究其原因,有权入住的,嫌它闹过血光之灾,不敢来住,胆敢来的人又轮不上。这样,两栋楼一直空闲着。直到快一年后,在一九四一年的春夏交替之际,一个月朗星疏的深更半夜,突然接踵而至来了两拨人,分别住进两栋空楼。

两拨人,先来的一拨入住的是东楼。他们人多,有满满一卡车,下了车,散落在楼前的台地上,把整块台地都占满了。黑暗中难以清点人数,估计有十好几人。他们多数是年轻士兵,有的荷枪,有的拎扛着什么仪器设备。领头的是一个微胖的矮个子,腰里别着手枪和短刀。他是伪总队司令部特务处参谋,姓张,名字不详。士兵们在来之前早已领受任务,下了车,等张参谋打开屋门,一挥手,拎扛着仪器什么的那一半人都拥到门前,鱼贯入屋;另一半荷枪者则原地不动,直到张参谋从屋里出来,才跟着他离开东楼,消失在黑暗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