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学渣进名校,浑身绝活秀翻全场 > 第524章 相互妥协

学渣进名校,浑身绝活秀翻全场 第524章 相互妥协

作者:月光下流浪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4-05-11 19:53:11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石铁樵说到此处便打住了,听得杨挥倒是如痴如醉。

“果真有这等人物,这等身手?”他似乎仍然不信。

“我骗你作甚?实话跟你说吧,我这次来找你,可不是为了喝酒吃肉。”

“那你是要干嘛?”

“我打算去武夷山找紫眉真人,向他学武。”

“你疯了?我们都多大了,还学?你不打算成婚生子,不打算建功立业了吗?我们学了十五年了,够了。”

“哪里够了,我们十五年的苦学,接得了人家一掌吗?”

“那你倒是说说,你去武夷山找那什么紫眉真人学武,你老爹怎么办?让他一个人饿死吗?”

“我已经决定了,带我爹一起走。我打算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收拾点有用的物什,其他没用的也都扔了,然后带我爹进武夷山,我会在山中建几间茅舍,平时种点蔬果,打点野味,采点药草,一面在武夷山寻找紫眉真人。不这样做,就靠我十天半个月去趟武夷山,想要找到紫眉真人,怕是做梦。再说了,既然诚心想拜人为师,总要拿出点诚意出来,我家境贫寒,没什么钱财,所以只能让他老人家看到我的诚意,我的这颗为学武而跳动的心。”

“你这人可真是倔啊,到时你找不到他,或者找到了人家不收你,你年纪也大了,岁月也蹉跎了,前途也耽误了,你就后悔去吧。”

“不,我不会后悔,我学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看到武学的至高境界。挥弟,话就说到这儿了,我这就要回去了,你多保重。”

二十年前,杨挥与石铁樵就是这样分别的。

这之后,石铁樵果如所言,先在武夷山选中了山间的一块空地,建了三间茅舍,又下山将城里的祖屋卖了,收拾了些有用的细软,便同老爹一起在山中住下了。

石铁樵从一开始就知道,要想让紫眉真人收自已为徒,是没那么容易的。因此,他反倒也不急了,他在茅舍前后开了荒,种了地,栽上了蔬菜、粮食、瓜果,馋了就进山打些野味来,受伤了,生病了,也不碍事,他本来就是武医双修的人才,平常小伤小病,难不住他,而武夷山中也尽是草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之,父子俩过日子是不成问题的。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养家糊口之余,石铁樵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去找寻紫眉真人的踪影,可惜每次满怀希望地出发,每次却总是抱憾而归。询问每一个进山的猎人,采药夫,也都说没见过有紫眉真人这样一号人物。

也就在那一年,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出了件大事。起因是广东的悍匪荣九一伙被官兵击散,其余部约百人,逃窜进入江西,并在铅山县寻了个山头,又盘踞起来,重操旧业,祸害地方了。

由于荣九一伙,俱为穷凶极恶之徒,铅山县降拿不住,因而广信府趁荣九立足未稳,率军民三百人,入山剿匪。却被荣九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回。江西布政司为之震怒。广信知府李仁宝只好立下“军令状”,扬言要重整旗鼓,活捉荣九。

这回,李仁宝做了充分准备,联合广信千户所,动员千人,配备多种火器,二度上山,直把荣九一伙打得落花流水,尸停一路。

官军势大,荣九抵抗不得,便抛下部众,独自溜之大吉,官军一路穷追猛打无果,被其逃入武夷山中,消失不见。

这回李仁宝傻眼了,武夷山太大,荣九一入山中,那就是龙游大海,还如何能擒得?但自己又向布政司作了保证,说要活捉荣九的。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李仁宝手下提醒他道:“大人,你看前面密林深处,似有火光闪出,不知是不是荣九那小子。”

李仁宝眼前一亮,果断率众前趋,然而结果却令他失望透顶,这火光跟荣九一点关系没有,只是山中一户人家点的烛火而已。

这户人家当然是石铁樵与他的父亲了。可惜当天晚上石铁樵并未在家,他为捉住一只金钱豹,去另一山头布设陷阱去了。

石父年迈,老态龙钟,自然并未发现周遭异样。

荣九是真的跑了,李仁宝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但他又不甘心,便派心腹去石铁樵茅舍中查看动静。心腹回来,凑近李仁宝禀告道:“大人,屋中只有一人,是个老头。”

李仁宝也轻声说道:“什么老头,你眼瞎吗,明明是荣九这小子躲藏在那儿。”

手下马上领会了李仁宝的意思,大声道:“大人,荣九躲进了茅舍,该如何是好?”

李仁宝也大声回道:“荣九凶悍,吾恐其在屋中设伏,切莫轻举妄动,我看不如火攻。”

就这样,李仁宝下令火烧茅舍,将石铁樵之父活活烧死在茅舍中了。

石铁樵看到自家方向火光冲起,一路狂奔,快到家时,却被李仁宝心腹拦住,说有人纵火行凶,官府正在灭火,闲杂人等不得干扰。石铁樵说他是茅舍主人,舍中有老父待救……可话没说完,李仁宝的心腹已经冷不防给了他一棍,他当时就晕死过去,不省人事了。

大火熄灭后,李仁宝令人从火中取出石父尸骨,对手下说:“虽然本官曾向布政使张大人立了军令,说要活捉荣九,但荣九狡悍,不可强取,以火烧之,实是无奈之举。如今匪徒已灭,尸骨俱在,凡参战者,各自有功,先下山去,待回府后,本官自会论功行赏。”

于是官兵上下皆喜,凯旋而归。

当晚,李仁宝也向布政使张宪张大人写了条陈,详述了剿匪之事。虽说荣九并非活捉,但毕竟李仁宝已为民除害,也算劳苦功高,张大人便原谅了他前回之失,仍然褒扬了他的功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