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花雾缈 > 第210章 青萍

花雾缈 第210章 青萍

作者:陆舒怀 分类: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2024-05-12 07:10:01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王维

……

最终勘察的结果,不出孙河图所料。这道坡梁向北十里内,都是殷都王陵区。

王陵区内有十多座商王墓葬,墓穴的边长都超过十米,有的甚至二十多米,深度也超过十米。

这是孙河图、孙洛书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王级墓区。

孙河图、孙洛书经过数年的筹划,认为有把握能够进入墓穴,于是带着儿子孙富、孙贵和一众孙氏族人,开挖这片殷商王陵。

……

墓穴在建造过程中,一旦挖得过大过深,运土和安置棺椁等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为此,需要建造缓坡形的“墓道”以方便进出。这就是龙门山缓坡的来历。

殷都王陵区的大墓中,四墓道的有八座,双墓道的有三座,单墓道的有两座。从空中俯视,四墓道大墓呈十字架造型。

诸多墓穴中,有一座超级大墓建造尚未完成,只有超长的墓道和巨大的方形墓穴,但没有棺椁和陪葬品。孙河图推测,它是殷商末代纣王帝辛给自己建造的墓穴,但后因商纣王在鹿台**,身死国灭,他的墓穴没有完工和使用。

这些殷商王级大墓周围,还分布着一些殷商王族显贵的墓。

殷商贵族墓葬的建造程序是,先挖掘墓穴和墓道,然后在墓穴底部挖出方形的墓室,里面用千年不腐的金丝楠木等珍贵木料搭建椁室,犹如建造一座小型的的木制宫殿。椁木往往雕花,刷红漆,造型华美,椁室内则放置棺木、最珍贵的随葬品以及墓主最贴身的人——殉人。

墓主入葬后,椁室顶部会盖上木制顶盖,接着在墓穴二层台继续放置随葬品和殉人,然后填土,逐层夯筑压实,直至整个墓穴完工。

有些埋葬在王墓二层台上的殉人,生前地位显赫高贵,也会有自己的棺材,也有青铜制成的兵器、礼器以及玉器随葬,甚至还有专属自己的一两名随葬人。

殷商王陵的墓穴和墓道里残留着大量殉葬尸骨。安置殉人的过程是:一,先在椁室底部挖若干陪葬坑,分别埋入一人或一狗,殉人多持青铜和玉石兵器,身份是墓穴守卫者。这是殷商贵族商“腰坑殉狗”的葬俗。

二,安置完这些殉人和殉狗后,再搭建椁室。

三,在墓中各处摆放殉葬人,如棺椁外、墓穴内、墓穴边缘土台和墓道,甚至对墓穴填土夯筑时,也会继续埋入完整或被肢解的殉人。每座王陵的殉葬者至少有数百人,如果安葬的商王生前功业显赫,殉葬人数还会更多。

有些墓穴和墓道因装不下过多尸首,所以会只埋入人头。王陵中一位商王的大墓中埋有二百四十三枚人头骨,北墓道摆放二百三十五枚,南墓道摆放八枚,多数都带着几节颈椎骨。可见是殉葬时,祭司将殉人的人头砍下,连皮带骨地埋在夯土中。这些殉人的尸骨,则被埋入依附于王陵的殉葬坑群:王陵旁有成排的长方形坑,每座坑里都密集埋有十来具无头尸骨。

……

这片商王帝陵工程之浩大,防盗的机关之犀利,墓穴和棺椁构造之精巧,陪葬品数量之多、之贵重,让见多识广的孙河图、孙洛书也瞠目结舌。

这些王陵中,甚至还有一些出人意料之物,如巨大的鲸鱼骨头。洛阳一带与大海相隔千里,可见,殷商人与海洋一直有某种联系,只是后人无从知晓细节了。

……

除了王陵墓穴内的殉葬者,商王每年都要祭祀历代先祖,而这需要大量人牲。

孙河图、孙洛书等人很快在附近发现了密如繁星的人祭坑。

在王陵区的东半部分,有一千多座成排、密集的小型墓坑,里面填埋了多具身首分离的尸骨。

这些祭祀坑分两种:一种南北朝向,占大多数,埋的是斩首的青年男性;另一种,东西朝向,埋的主要是全尸的青年女子和幼儿。

根据坑中器物,孙河图、孙洛书推测,南北向坑是武丁王时期的,东西向坑是武丁的儿子祖庚和祖甲,甚至祖甲之子廪辛王时期的。总的来说,这些祭祀坑的使用时间跨度近百年。

从南北向祭祀坑看,砍头献祭是商王献祭时使用最多的方式:

有些人的颈椎上还残留有下颚骨,或上颚骨。在有的下颚骨上亦可以看到刀砍的痕迹。牙齿俱存,斩杀时惨状可想而知!

孙河图、孙洛书推测,在砍头之前,有些人牲可能经历过虐杀:有的骨架上肢骨或下肢骨被砍,有的人架手指被砍去,有的人架脚趾被砍去,还有的人被腰斩……

还有些人牲甚至被肢解献祭:有的被剖腹取肠、剁开肢体;有的被斧钺剁开肉块;有的骨头有刀痕,似经历过剥皮剔骨等操作……

孙河图、孙洛书推测,可能有些人牲是和猪狗一起被屠剥、烹食和献祭的。

在东西向祭祀坑中,人牲主要是青年女子和幼儿,大多被捆绑活埋,很多人保持着挣扎的姿势。

孙河图、孙洛书根据祭祀坑数量和人牲尸骸的数量,对比后推测:殷商王室献祭的主要场所是王陵区。

殷商王陵大约二十年左右增加一座(一代商王去世),祭祀坑则每年都会增加。王陵区大概平均每年会举行一次大型祭祀,并埋下一组祭祀坑,如此持续了约两百年。整片王陵区大约有上万人牲被杀戮祭祀。

虽然王陵中的殉人和祭祀坑中的人牲大都被砍头,但这两者间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区别:

殷商的王陵祭祀对男性人牲和殉人多用斩首,甚至肢解,而女性则多能保存全尸。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男性俘虏和奴隶具有反抗能力,砍头可以使其灵魂彻底驯服;相对而言,女性奴隶和战俘则缺少攻击性,甚至也有给男性先王和诸神充当性奴之用,自然需要保存全尸。

……

从这些尸骸的分布方式,可以看出,这片殷商王陵里不仅有人殉,还有人祭。

人祭和人殉不一样。人殉是商王死后,找些人给他殉葬,让那些人到地下去陪伴商王。这些殉葬者很多是自愿的,可能是商王的臣子或者亲属。

人祭,是把活人杀了送给神吃。甚至活人被生生肢解、剔剥,甚至烹饪加工,被现场参加祭祀的人们吃掉。

孙河图、孙洛书在墓道中发现了一个装着人头的铜甗,人头所属的躯体就在铜甗旁边。铜甗是蒸食物的炊器。据此推断,铜甗里面的人头是被作为食物蒸熟的,铜甗里的人肉,应该是被参与祭祀的商王亲属当场分着吃了。

……

发现大量的活人殉葬后,孙河图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在他盗掘的帝王陵墓中,有不少帝陵都有活人殉葬。但殉葬人数如此之多,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他意识到这片殷商王陵被无数冤魂缠绕,已经不再是寻常的帝陵,而是帝陵中最凶险的一种——帝冥鬼煞之地。

特别是在挖掘商王武丁陵寝时,孙河图根据墓穴墙壁上的绘画,推测武丁帝陵之所以用这么多活人献祭,是因为商王武丁的大祭司懂得沟通鬼神的巫术,利用大量的青铜兵器、礼器、人和动物的骨骼和鲜血,布下帝冥鬼煞大阵。

一旦时机一到,这位死去的伟大商王武丁就可以死而复生,重新返回阳间,继续兴风作浪、作威作福。

帝冥鬼煞之地实在太过凶险,孙河图虽然倒斗经验丰富,也没有把握能够破阵。

孙河图本想撤出武丁帝陵,但就在这时,孙洛书在武丁陵寝发现了大量的青铜鼎,按照八卦图案,成组摆放在一起。

居中阴阳鱼位置,有一尊青铜大鼎,体型重大,无数小件铜礼器和兵器整齐码放在大鼎腹中。

青铜大鼎铸造工艺精良,外侧有乳钉纹、夔龙纹和兽面饕餮纹。这个兽面饕餮纹和传说中的良渚古国玉器的神人兽面纹高度相似,极其罕见。

这尊青铜大鼎年代久远,一看就是用来祭祀天神或地神的殷商重器。

孙河图、孙洛书抚摸鼎身,爱不释手。其余孙氏族人两眼放光,垂涎三尺。

这才是真正的传国重器!远胜于名震天下的和氏璧!

孙洛书建议,放弃武丁陵寝中的其他青铜器,只取这一尊青铜大鼎。只要这尊大鼎到手,全体族人立刻撤出殷商王陵,掩埋所有盗洞。

孙河图犹豫再三,实在抵不住这尊青铜大鼎的诱惑,最终决定按胞弟孙洛书的提议办。

打定主意后,孙氏族人开始行动。孙河图、孙洛书不愧是倒斗界的一代宗师,虽然牺牲了几名族人的性命,但终于破掉了帝冥鬼煞大阵。

可破阵之后,无论采用哪种办法,都无法挪动青铜大鼎半分。

孙河图揣摩数日,终于找到症结所在:

帝冥鬼煞大阵之所以厉害,是地底和地表同时有两个先天八卦大阵,以双螺旋的青铜锁链,环环相扣。地上的是帝冥阵,地底的是鬼煞阵。连接两阵的枢纽就是这尊青铜大鼎。

只有将帝冥、鬼煞两阵悉数破掉,才算真正破掉帝冥鬼煞大阵。否则,不但无法挪动青铜大鼎,地底的鬼煞阵还会随时启动,发动阴毒机括,杀戮盗墓者。

倒斗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父子不同时下墓穴。

于是,孙河图、孙洛书在地下破鬼煞阵,让儿子孙富、孙贵两兄弟在地上破帝冥阵。

地上的帝冥阵,就是田乾真进攻唐军第四、五、六道矮墙阵地时,在缓坡看到的花岗岩组成的八卦金锁阵。

……

到了约定的时辰,孙富、孙贵两兄弟带领族人,用铁锹、撬杆撬动厚重花岗岩,将其挪出原地。

众人刚撬到一半时,只听地底传来轰隆闷雷之声,如同怪兽将要破土而出。

随后,整个地面像海浪一样波动,挪出的厚重花岗岩抖动如筛糠,重新跳回原来的位置。

顷刻间,地面扭曲,出现了数十道巨大的裂缝。塌陷的地面将孙氏族人全部卷入地缝……

吞噬完众人的地缝竟然慢慢合拢,恢复如常,如同合上血盘大口的座头鲸。

孙富、孙贵两兄弟因为有绑绳,跟厚重花岗岩捆在一起,所以才没掉落地坑。在地缝合上之前,侥幸逃出生天。

事后,孙富、孙贵发疯地挖掘,沿着一条仅存的盗洞再次潜入武丁帝陵,只见掉入地缝的孙氏族人全部丧命,孙河图、孙洛书更是尸骨无存。

孙氏族人,此役全部殆尽……

今日缓坡上,数万燕军被坑杀的情景,跟当年一模一样。

帝冥鬼煞,有命来,无命还……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蜀山悬剑录更新,第四十章鬼煞之地免费阅读。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