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冰封雪飘香如故 > 第43章 出发前的准备

冰封雪飘香如故 第43章 出发前的准备

作者:辛颖君 分类:都市小说 更新时间:2024-05-14 14:31:32 来源:大海中文网

43

放寒假那天,方萦真到校长办公室,办理了下学期,开学的请假手续。

她请了三个月的假,理由是要送儿子,去国外读书,同时也要陪伴一段时间。

回到办公室里,方萦真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心里想:天哪,我在这里工作,已经十八年了,从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中年女人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已经完全消失了。

世界这么大,自己居然在这个小洞里,蜗居了十八年了。自己的生命,到底还有几个十八年呢?突然间,感到一切都是给消耗掉了,好像什么都没干,该做的事情,好像还真的是遥遥无期!

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所有的日子,都变成了一幅幅,瞬间消失的图画。在方萦真的脑海里,翻滚着,像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像怒发冲天的钱塘潮,像大秦岭的七十二道峪口,各个惊险,风景如画。

想到已经十四岁的儿子,从小学三年级,自从电脑出现了,就开始伴随着,这个神奇的东西,迷恋在网络游戏里,如痴如醉,就像方莹真自己对阅读的痴迷,就像自己的丈夫冯效辽,对于鸽子的疯狂痴。

哦,似乎,现在的冯效辽,在痴迷鸽子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更加痴迷的东西,就是QQ聊天,交网友,和那些看不见的,有无所不在的女网友们,说心里话,倾诉自己的心声。他终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的宣泄口,广阔的天地,是在无边无尽的互联网上。想想,三个人,每个人都似乎是,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方萦真觉得,这样也是让自己看清,作为一个人的真相。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生存法则,生存轨迹和自洽逻辑。

世界上有多少个人?那就像是问询,长江的水,有多少滴?大秦岭,有多少棵草?有多少片树叶?七十二道峪口,有多少块石头?

老人说的好:一块地,有一种土壤,一个人,由自己的脾气。

作为个体的人,只是渺沧海之一粟而已。这一生,仅仅是茫茫宇宙,万物流动的一瞬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毕竟没法记录,没法显示,没法呈现,悬殊太大了。

方萦真收拾完了,自己的东西,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离开了学校。这所自己青春的绽放花园。哦,这所监狱?还是花园?

跨出大门的那一瞬,她深深地,在心里呐喊道:是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地球村的另一个角落的人,那些白人、黑人、棕色人,高鼻子蓝眼睛的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是怎么活着的?我想去看看,去走走。

刚进家门,就接到了,那家公司的电话:“方老师,机票已经买好了。是2月28日上午八点,成都双流机场飞新加坡樟宜机场。 你最近,抽空过来,取一下机票。”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放下电话,方萦真觉得,这一切都是,在梦中一样。

心想,哎呀,人来这个世界,不就是,来经历事情的吗。如果自己一直,在原单位呆着,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怎么会有,此时此刻的心境和感觉呢?

来这个世上,就是来体验的,来经历的,来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的,怎么会一直蹲在一个地方,等着老去,等着死去呢?想起来,那不是太可怕了吗?

方萦真知道,机票已经定好了,这后面,每天的日子,就像是被编排好了的剧本,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导演和演员,每个环节,每场戏,都是有定数的。

她拿起日记本,按照规划,仔细记下了,后面的行程和大事纪要。

要是平常的寒假,那似乎是,既定的那些活动,按照地球转动的节奏,几乎是分秒都不差的行走着。这样的人生,是自己眼看着,自己那绚烂美丽的,彩虹般的梦想,化成泡沫的过程,看着自己的生命,在风中燃烧殆尽的过程。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每天喝一碗毒药,自杀的节奏。自然是充满着恐惧和绝望了。

现在感觉是,彻底被激活了,被发动起来了,是一种刺激的,不确定性的忐忑。不是多么强烈的期待,但是充满着,对无限的未知好奇。好奇的探索劲儿,也出来了。都充溢在胸膛了。

下午,儿子从外边,回来了,儿子说,他刚才和冯效辽,又去了他的办公室了。两个人一起,在上网,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和女网友聊天。各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儿子其实很迷恋,自己的网络游戏的,从内心不愿意去。可从小到大,都是跟着妈妈,跟着方莹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妈妈。对母亲的依恋,让儿子自然是不加思索,必须跟着自己的妈妈了。

儿子进了家门,方萦真说:“刚才公司通知说,我们的机票订好了,2月28日上午八点的飞机。成都的双流机场飞新加坡樟宜机场。”

“哇塞,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没几天时间了。”儿子很兴奋,又有些不安的样子。

方萦真看着儿子,心里知道,他是舍不得离开家的,只是想着给儿子,换个学习环境,让儿子能够彻底摆脱,迷恋网络游戏的氛围。

也许儿子,是无法理解的,也是抗拒离开自己的舒适圈的。可是,儿子似乎,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这件事,当然还是以儿子为主的事情。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为儿子量身定做的,叫做“母子陪读”方案。

如果没有儿子的读书,方莹真自己,也就不可能,去异国他乡了。自然儿子是核心,是主要的关键人物,自己仅仅是陪读者。这个方萦真是很清楚的。算是母子共同携手完成的一个活动。

如果自己不去,陪同儿子,凭着儿子的生活自控能力,自己也是不可能,让十四岁的儿子,远渡重洋,孤身漂洋过海,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去生活的。

方萦真觉得,这个母子陪读项目,是给儿子和自己一次机会,一次看世界,看自己,看别人的好机会。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是要好好的,体验一把了。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退休的老教师们,就是自己明天的样子。想起来都觉得很恐怖。一成不变的生活,一头可怕的拉磨的驴。没有丝毫的自由快乐滋味啊!尽管自己天天在这里,绞尽脑汁,想办法突破重围,想给自己的身心灵,找到自由的空气,可还是看不到希望。

活到了大半辈子,是该有点新意了,不然活的,天天一个样子,到死的那天,都是一个样子,倒是活个啥劲儿呢?

“妈妈,那咱俩,啥时候回来了呢?”儿子问。

“想回来,坐飞机,就能回来。用不了多久的。现在飞机,很方便的。你想你爸爸、你爷你奶了,都可以随时回来,看他们的。”方萦真给儿子宽慰说。

其实,这是自己的一种心理作用罢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去了后,会是什么样子?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测的情况?

未来的日子,是不可预知的,是无法说清楚。尽管有些担心,这种心跳,也是自己所追求的,似乎这种心跳声音,剧烈的心跳声音,难以预测的未来,恰恰是自己要疯狂追逐的生命状态。

感觉有些冒险,有些疯狂,有些不知所措,正是活着的滋味啊。

这几天,方萦真到唐都市东面的轻工业市场,买了两个巨大的箱子回来。听起来是巨大的,但她知道,也不可能是无限巨大的,上飞机携带行李箱的尺寸,人家卖箱子的老板是门清。

只需要咨询一下,就按照常规去买,不可能无限的满足,你的**需求,不可能让你把整个家当,都带到国外去。

方萦真一直在,忙着准备行李,收拾出去,该带的东西。

老同学黄飞虹,告诉她说:“那边常年的温度在25度以上,因为是地处赤道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个夏季,衣物需要的都是夏天的衣服,毛衣棉衣帽子围巾手套这些冬天的必备衣物,一样也用不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